这7位科学女性如何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目前,我国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已达4000万,在全国总数上亿的科技工作者中占四成。

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报告,高等教育中女性占比不断上升,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博士学位。可以想见,未来,科研领域的“半边天”将愈发靓丽。

在《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中,我们看到7位“70后”“80后”“90后”女科学家颜宁、付巧妹、万蕊雪们闪闪发光的人生,她们在探索未知的广阔天地中自由往来。

但哪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有柳暗花明,就必有过山穷水尽。《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一书真实展现了美国学术界女性的艰难和坎坷,甚至有了“丁克还是退出”的二元对立。

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在哪里都存在。因为,与男性同行相比,学术界女性有“难熬的十年”——语出经济学家休利特。从读博士到入职,再到忙于研究、发表的这十年,恰恰是女性一生中最适合生育的十年!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提交了关于女性科学家的提案。3月8日,他还在本报发文,呼吁以“‘倾斜性支持’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造力”。他建议,在女性关键时期(生育期、哺乳期等)切实给予政策的支持,建立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解决女性上升空间存在的“玻璃天花板”问题。

“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被造就的。”作家波伏娃的这句话在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学术界、科研界的今天,更有现实意义,我们需要更友好的环境“造就”女性的各种可能。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近日,“女性”“上野千鹤子”成为舆论热点。上野千鹤子是日本社会学家,女性学、性别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的观点犀利、独特,但也让我们看到,身为女性,除了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争取更好的环境外,也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我需要什么?怎样作选择?怎样活出自己的人生,“造就”最好的自己?

“我们是不是一不小心,就变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了?在这个微时代,希望大家保持勇气,勇敢地去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读永新这本为“70后”“80后”和“90后”女科学家立传的新书,颜宁的这句话跳入眼中,便挥之不去、心有戚戚焉。

这句话,堪堪点中书的主旨。

永新细细描摹的这7位科学女性,无不听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想要的自己——

是出国深造,还是留校读博?学习成绩一路领先的黄芊芊,眼看着周围的许多同学在考托福、GRE,不由心生疑惑。权衡再三,她决定留下来,继续做自己感兴趣的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元器件研究。如今,三十出头的她已成为国际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学术明星。

难道从此就当一名幼儿园老师、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不,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已经到单位报到的付巧妹打道回府,插班高二考大学。此后,她多次“改道”,最终如愿以偿,师从荣获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斯万特·帕博教授,在古人类遗传学研究领域脱颖而出。

烈日晒黑了皮肤、风沙粗粝了芳华、喝酒喝得胃出血……所有这些,都未能改变辛晓平对草原的热爱。她坦陈自己这20多年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说是“从心所愿、快意人生”。

虽千万人吾往矣。书中的7位女科学家随心所欲、逆风而行,在探索未知的广阔天地中自由往来,悠然活出自己的色香味。

当然,她们并不是只知道工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女汉子”。

就拿颜宁来说吧。我行我素、快人快语的她一直是舆论场中的话题人物,俨然是高高在上的“科学女神”。但永新给了读者“不一样”的颜宁:为了媒体对“饿死癌细胞”的误读和由此导致的癌症患者的热望,她忐忑不安,夜不能寐,一定要费尽唇舌向公众、向病人说个明白,以至于悟出科普的重要并身体力行;她从不吝惜温情,凌晨从实验室回家,看到物业大姐、保安大哥天不亮就开始工作,她感激、感恩,“觉得自己有欠于他们”;她调皮,骄傲于口才不输给名主持,有时脱口而出变成 “段子手”。永新镜头里的颜宁,顽皮、天然、善良、美丽,一 一跃然纸上。

这,非彼此信任,不能呈现。有这样的信任,永新对7位女科学家的书写,就很有看头儿。她们坚持、坎坷、突破,在科学上破茧成蝶甚至羽化登“仙”;她们心烦、吐槽乃至崩溃,亦享受着一本书、一杯咖啡、一场电影带来的“小确幸”。

她们一路走来,真实如邻家女孩、普通如隔壁大姐。尽管她们也面对过山穷水尽,但总会有柳暗花明。做自己喜欢乃至迷恋的研究,你能感觉到她们扑面而来的幸福感。沉浸在这样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有时觉得她们的成功顺理成章。因为内心充盈、性格饱满、无畏无惧、特立独行的她们,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

是的,她们的脱颖而出,足证我们的国家为优秀女性的成长,提供了堪称数千年发展史上最好的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用法律和制度为“半边天”护航,教育平权,扩大女性就业,男女同工同酬,反对包办婚姻……压抑了数千年的中国女性,有了扬眉吐气的高光时刻。

当然,如果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极少数”,也会让人纠结得“五颜六色”。某部电视剧中那位要求儿媳立誓“至少生三个”的董事长婆婆,身边左右避之不及的逼婚、催生……这一切,真的正常吗?

心累的还有双标评价体系。家庭整洁与否,代表妻子的勤或懒,但做家务从来不是判定男性价值的标准;“女司机”等于驾驶技术粗糙,尽管数据表明男性司机的事故率和违章率远超女性……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再自信的女性,如果遇到颜值和婚姻这两把尺子,恐怕也会举手投降。

我注意到,永新笔下的“她们”,终于“强大”到超越了这样的世俗评价,婚与不婚、育与不育,她们可以自主面对,丝毫无碍于她们勃勃的创造力、灼灼的生命力以及享受生活的自在坦然。如果14亿国人中一半的人口能像她们一样,突破显性或隐性的歧视与束缚、勇敢做自己,我国的各行各业、城市乡村,岂不更富活力、更有生机?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波伏娃说过,“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被造就的”。我们的社会环境,在“造就”怎样的女性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永新这本书,是润物无声地为尊重女性、成就女性的“环境”增了一分热,发了一分光。很期盼那些有梦的女生,看到这本书,看到那样闪闪发光的人中龙凤,也是从她们成长的土壤中走出。

是的,她们,大多生于普通家庭。她们的“勇敢做自己”,会成为一种内化于心的激励,让更多困惑中的女孩坚定“做自己”的选择,让自己逐渐强大美好。我还希望更多的男性也读读这部书——对女性友好的环境,他们有一半的责任。

“每个人在世上最多不过百年,百年之后你留下什么?你在这个世界上走一圈,最终留下什么?”其实,颜宁的这番诘问值得每一个人思索,不管是女是男。

不到一年,永新两度嘱我为他的新书作序,一见他的信任,二见他的勤奋。上一次,永新通过圆明园防渗工程的来龙去脉,道出科学环保、依法环保、公众参与的曲折;这一次,他让我们看到女性的光芒,闪耀在科学的殿堂,很温暖,也很励志。

和他采写《圆明园防渗之争》一样,永新的这本书,不是急就章。每个人,他都访问过多次,刨根问底、追根溯源;采访之后,慢理章节、细推字句。成书,他用了更大的心力。光是对颜宁的采访,就超过10年,已经超越了记者和受访者的关系,是好友,也是诤友,彼此激励,也彼此提醒。

永新不卑不亢,不疾不徐,文字从不端着,呈现着一起喝茶聊天的从容。在松弛恬淡的气氛中,他不时递个话儿、续杯茶,让她们絮絮着那些真实且美好的叙述。这本书让我们洗了片刻的眼睛,看到科学的美且妙、女性的柔与刚、生活的亮与光。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