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原始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壁垒
——解读深圳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15条

在深圳,如何保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日前,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出15个“药方”。 

据了解,《若干措施》旨在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围绕《若干措施》中提及的相关举措,《中国科学报》走访了深圳相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关注它们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从0到1”是技术和应用的根基 

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上,只有打破基础研究“从0到1”的边界,才能推动科技成果发展从“1到100”“100到无穷大”。 

《若干措施》指出,在基础研究方面,每年把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围绕前沿基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创性研究,努力实现“从0到1”的重大成果突破。 

在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中,深圳就以立法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2020年该项投入为44.85亿元,占比达38%。以财政支持基础研究补短板工程,持续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冲锋,将进一步鼓舞高校、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

“我们学校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资金分配比例大约是1: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研处副处长龚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高校首先关注的是理论创新。基础理论是一切技术和应用的根基,重视基础研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技术创新遇到的问题。 

推动基础研究“从0到1”的突破,在选择自由探索还是集体攻关之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有别于高校和传统研究机构大多实行学术团队制,强调自由探索,深圳先进院实行中心制,强调团队攻关的管理模式,组织多个研究中心同时攻关,形成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优势,推动基础研究‘从0到1’的突破。”深圳先进院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毕亚雷告诉《中国科学报》。 

当前围绕相关核心领域进行重点攻关,深圳已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各类创新载体2700多家。 

靠拢产业,解除“断链”隐忧 

《若干措施》指出,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按照“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建立纵横交错、互联互通“创新联合体”。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中间环节,推动科技成果验证、放大、产业化,解除‘断链’隐忧。”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仁辰告诉《中国科学报》,推动产学研用,首先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 

据了解,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实验室投入机制上,把市场作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关键要素,成果考核由市场效益衡量;在项目投入机制上,技术专家、投融资专家共同参与,发明人、责任人带头投入。 

当前,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已经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举措。联合实验室围绕项目研发,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靠拢。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进一步提升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产业培育。 

根据《若干措施》,开展联合攻关计划,支持企业与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离岸实验室,创新“科学家+工程专家+研发团队”组织模式,开展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 

记者获悉,深圳先进院与企业共同建立的联合实验室达到147个,产业合作金额累计23.95亿元。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将产业需求反馈到实验室。比如,一些科研成果从基础研究阶段就开始接触产业需求,成果转化贯穿于创新生态链的每一环节。同时,我们还逐步推动科研人员独立承担成果转化相关工作,由中科创客学院培养科研创客。”毕亚雷表示,科研人员解决基础研究问题,工程专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研究院与企业联合攻关,让科研人员了解一线产业需求的同时,培养创业思维。 

为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深圳先进院设立末位淘汰制的用人制度。毕亚雷介绍道:“我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动态调整学科建设,将优势资源、服务能力、产业需求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满足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 

在知识产权的布局上,深圳先进院从基础研究的专利创造阶段开始引进产业的技术需求,并引入第三方知识产权机构,从技术路线、市场需求、应用和法律等层面进行辅导培训,布局高价值专利。据了解,2020年深圳先进院的PCT专利申请数达到567件,远超国内外知名高校。 

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例,刘仁辰坦言:“突破事业单位编制的限制,没有‘铁饭碗’,用股权和市场化的薪酬水平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坚持‘研发团队分享技术股权,管理团队合法持有股权’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员创新动力。” 

“沿途下蛋,就地转化” 

《若干措施》还指出,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的协同配合,开展前瞻性科技创新,促进大湾区技术供需对接,探索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 

“科技创新资源在大湾区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科研要素在大湾区范围内的自由转移将是必然的需求。‘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是要求科研创新的一致性,减少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影响,减少从供到需之间的步骤和路程。”龚锐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发现,在合作过程中,因体制机制的不同,深港两地产生的优秀想法与成果在产业资源的对接上容易受限。”

在粤港澳大湾区科学走廊上,深圳的光明科学城不仅是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承载区。通过在脑科学、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建设大规模的科学装置和产业转化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为探索“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提供了重要平台支撑。 

今年1月,深圳率先建设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式封顶,将建成先进的智能化生命系统设计与制造平台,进一步为全国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记者见到了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刘陈立。他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正在打造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其中,“楼下”入驻企业,提出产业需求;“楼上”入驻研究机构,解决基础科学问题。 

他表示,“穿白大褂的”与“穿西装的”在一栋楼里,使科研人员在早期就能瞄准产业痛点,动态调整科研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楼上楼下全面共享实验平台,“楼下”为生物类的初创公司提供“拎包入住”的办公及实验条件,“楼上”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初创公司跨越“死亡谷”,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提升,打通原始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壁垒。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