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如何“破旧立新”

“我国缺少科技企业加速器,目前大多数众创空间孵化器是‘二房东型’,主要赚取房租差价,忽视了孵化服务。”在近日举行的2021科创中国·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论坛上,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呼吁,应尽快补上我国科技企业加速器的“断桥”。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要破除科技、经济“两张皮”,就要“破旧立新”,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圈。那么,什么是“新”,如何“立新”,加速器的“断桥”又该怎么补?

科技经济“两张皮”仍未缝合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如今,30多年过去了,科技、经济“两张皮”仍未缝合。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建立之初,没有将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支撑经济发展放到核心位置。这些年来,我国开始提倡自主创新,但科技成果要从原始创新一直做到产业化,“中间存在脱节的现象”。

如果将技术分为1~9级,在米磊看来,高校和科研院所做了1~3级,企业做了7~9级,而中间的4~6级被称为“死亡之谷”,也是脱节的原因。“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科研体系和产业体系,但科技成果转化仍缺乏顶层设计和完整的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过去的创新是大学、企业、研究所各做一段,而新型产学研融合本质上是要实现贯通式的创新。

他解释道,贯通式创新首先要强调合作,一方面要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各要素间的碰撞,另一方面研发要注重选题,聚焦市场需求。此外,还要强调合作研发、合作转化和合作共享。

基于此,他指出,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聚焦需求不够,企业不能把需求转化为科学问题,科学家也很难从企业中把问题提炼出来,“只有把问题凝练好,科学家才能做科学家的事儿,企业家才能做企业家的事儿”。

二是供给和需求错配。“虽然大家常说科研院所积累了大量成果,但很多成果又无法转化,因为这些成果本身就不具有转化的可能性。”潘教峰说。

此外,他认为动力和能力不足也是问题之一。“当前,我国真正具有强烈创新需求的企业非常有限,很多企业认为自身没有到产业链的高端,所以对创新的需求并不旺盛,自身研发的能力也难以满足创新的需求。”

潘教峰表示,打造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圈,需要解决上述问题,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作为创新出题者和技术受体的作用。

补“断桥” 修“鸿沟”

汪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多年,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目前我国从事产学研合作的机构很多都处在从山脚往山顶爬坡的过程。”

在他看来,如果已经处于“山顶”的成功企业反向孵化,从“山顶”抛下一根绳子,利用自身平台影响力、研发力量、资金和品牌等优势,“拉一把”正在爬坡的上下游企业,一些“好苗子”很快就能成长起来。“只要把加速器的‘断桥’补上,‘好苗子’自然就进了园区,双方也就能实现共赢。”

米磊认为,我国科技成果拥有者和企业在对接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鸿沟,“多数企业家很难把科学家手中的技术接住。打个比方说,科学家发明了一袋面粉,企业家要馒头,而把面粉变为馒头的过程中,就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来承接”。

对此,从科学家转型为企业家的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表示认同。他在过去的成果转化经历中发现一个现象,在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初期,双方都很兴奋,但结果却是不欢而散。“这与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或承接高科技产业化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我国有些企业对技术转化完全不懂,最后项目肯定也做不成。”

在他看来,结果就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做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在转化失败后,会更加没有信心。“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一定要找到相匹配、有承载能力的企业。”

此外,米磊还指出,我国目前缺乏公共技术平台的支撑。“过去,我们在公共技术上的投入不足,尤其是需要长周期投入的技术,资本市场和企业都不愿意提供支持,导致中间出现了大量空白。”

“技术‘卡脖子’的核心是我们的体系和能力被‘卡’住了,这需要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短板补上,打通产学研融合体系。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就是最薄弱的环节所在。”米磊表示。

打造科技创新生态

潘教峰认为,要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圈,着力点在于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解决如何真正确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形成由企业牵头、高校等各方参与的创新联合体,让研发瞄准真问题。

此外,他表示还需要真正实现利益共享。“只有产学研各方都能在合作中有所得,才能形成长久合作的机制,这需要解决好知识产权转化收益的问题。”

“中国需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硬科技创新雨林生态。”米磊认为,“生态中的创新要素是高度聚集的,当科学家有成果需要转化的时候,就会有各种专业要素去弥补其不足,促成转化。”

他指出,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缺乏懂技术的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我们需要具备更多创新要素,让科学家专注做科研,工程师专注做工艺,企业家专注做市场,当所有创新要素聚集时,我们的生态圈才能打造得更好。”

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共同的灵魂是创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认为,要培养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也要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

他表示,虽然今天的企业家都讲创新,但创新不是非要冒险,要有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准确地去发现和把握机遇,而非简单冒险。同样,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也要与企业家结合,了解市场需求,优势互补。

江必旺对此表示赞同:“产品是服务于客户的,客户是‘上帝’,科学家要么不去做企业,要做就要把心态放下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