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2024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
2024
2023年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台达:稳健夯实“智造力”
  • 厂商:台达集团
  • 作者:梁秀璟
  • 点击数:77893     发布时间:2018-08-24 14:42:00
  • 分享到: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智能制造正是大势所趋。作为一家拥有47年历史的制造型企业,台达正在智能化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关键词:

中国在过去的40年间宛若经历着一场盛大的地壳运动,到处都是沸腾的城市化浪潮和工业建设,迅速造就了大规模的钢筋水泥“丛林”和制造业发展热潮。时间流转至2018年,中国制造业进程被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裹挟,在拐点处开始转型升级。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智能制造正是大势所趋。

作为一家拥有47年历史的制造型企业,台达正在智能化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据悉,相较于去年,台达2018年上半年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业绩显著成长,特别是在电子产业、半导体以及面板产业,成长幅度更为突出。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因此,对于持续多年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的台达来说,其在智能制造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绝非偶然。1995年,台达面向业界推出首款变频器,2000年推出运动控制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PLC)产品,2010年陆续向市场提供CNC数控系统及注塑机控制系统,2014年,首次发布自主研发的SCARA工业机器人产品……正如台达机电事业群智能制造事业处处长李逢堉所言:“从台达这一路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智能制造发展过程是连贯的,且是由核心底层向上持续累积技术能量。”

4.jpg

台达机电事业群智能制造事业处处长李逢堉

技术布局 加大平台开发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台达已有20余年的发展经验,经历了制造业从机械化向自动化再向智能化推进的发展历程,其产品也从最初的元器件发展到控制、变频等硬件设备。如今,智能制造的发展已经逐渐跳脱出原本的“硬件为王”的时代,“硬件+软件”的平台之争成为了智能制造时代的主旋律。台达早已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近年来逐渐加大平台开发和应用的力度。据李逢堉介绍,台达结合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技术,应用 PLC 与人机界面(HMI),开发出的机器人工作站已广泛应用在电子与精密制造行业。此外,台达通过设备控制端与传感器收集、汇整大数据,应用边缘运算架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制造工艺与质量的优化,并已成功将其应用在客户的关键工艺上,获得良好的回馈。今年下半年,台达将把这些技术整合到现有的产品方案中,以帮助客户更快速推进智能升级。

智能时代,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在于产品周期缩短与个性化需求,所引发的生产端必须对包含原物料供应、机器设备配置与生产参数优化在内的各种情境的资源做出快速反应和调整。正因为如此,需要运用IT的优势,迅速处理大量的资料,并萃取出有用的信息,协助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做出最佳决策。

李逢堉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不同平台间的信息整合。即各种设备端的信息若能被迅速地获取与应用, 智能制造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台达投入开发设备数据采集平台DIALink,作为信息层整合的软件网关,将工控语言转换成统一的信息语言,让客户在对车间各种设备(如CNC或注塑机,或不同的PLC/PC控制器)的整合过程中, 只要透过组态设定即可达到不同平台与通讯协议间的数据交换,并通过DIABOX智能边缘运算平台,让客户专注于各种商业逻辑应用开发与整合,为企业提供提升创新力与竞争力的动能。

架构调整 贴近客户需求

智能制造席卷全球,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为此,台达除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之外,也早已在业务架构方面做好了未雨绸缪的准备。

2017年4月,为了更好地协助客户,从营运的角度运用台达的各项软硬件产品进行智能化升级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台达特别在机电事业群下成立智能制造事业处。智能制造事业处的建立为台达的智能制造事业打开了一扇与客户紧密沟通的 “大门”。李逢堉告诉记者:“客户在了解各行业间商业需求,并掌握核心技术后,决定要设置生产车间并寻找台达协助与合作,以期待通过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投资获得更高回报,这时,智能制造事业处将会为其提供智能化车间规划与整合服务,例如:空间布置与人机协同、生产过程管理与质量保证、水电等能耗与设施监控等。这样的服务不同于个别产品应用,强调针对客户需求、整合台达产品规划方案,协助客户快速建设最合适的智能化车间、提升竞争力。” 

显然,台达此举是希望透过内部架构的调整,将台达在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固有优势,与其在物联网技术(IIOT)、智能化车间与生产管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多个新兴领域的先进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培育出能够助力客户应对未来挑战的“智造”核心能力。

既是布道者 也是受益者

台达创立于1971年,其不仅是知名的自动化产品供应商,也是拥有47年经验的制造企业,产品包含电子、3C关键零组件以及通讯基础设施等。身为多项产品的世界领导厂商,台达很早就已经进行智能化升级以应对全球化的竞争。所以,在智能制造的征程中,台达不仅是布道者,也是受益者。多年来,台达自身工厂不断以先进的自动化产品和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与制造柔性,推动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升级。早在2009年,台达吴江工厂就开始应用非标自动化设备进行PCB板异形元件的自动插装。在实现现场设备的互联互通后,台达还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掌握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实现对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数据追溯,智能制造略具雏形。台达推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大都已经在台达的工厂区进行过实际的效果检验,这是台达解决方案有更好适用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逢堉强调,近几年台达除陆续完成自身产线智能化升级外,还进一步从研发设计端整合车间现场生产工艺和参数,以及在智能物流配送端整合车间与仓储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整合,可以发现智能化升级在产品质量、交期等方面带来的实际效果,从而印证这样的升级方向可以为企业带来极大的效益和竞争力,而且可能成为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生存的关键。

全方位方案 覆盖不同客户需求

多年来与客户打交道的经历,让李逢堉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智造经”:“智能制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几年下来,我们协助客户建置车间的自动化、智能化,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客户自身的变化。他们已经从早期的观望态度转变为将智能升级视为发展的必然,客户不仅从中获得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实质反馈,思想意识也比以前更超前,从设计端就开始引进智能化,以创造竞争优势,包含产品仿真、3D打印,到自动化生产设计与虚拟化量测等,让智能制造的理念从车间生产制造,延伸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质量保证等各个方面。这样的发展方式,也正说明今日的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数字化企业必然的过程。”

李逢堉认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已势不可挡,而目前能够提供智能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商在全球屈指可数,大部分的厂商只能解决单一或部分需求,缺乏全局性考虑。一旦企业成长扩充时,将面临重复投资与叠床架屋的系统架构,反造成阻碍。除此之外,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除大型企业有能力持续研发累积能量之外,应该鼓励中小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藉由智能制造提升层次与竞争力,带动下一波中国制造业的成长。而台达构建的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正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与阶段的需求,包含伺服驱动器、智能传感器、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系统软件、仪表传感器、网络通讯设备等工业自动化产品,以及SCADA设备监控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及自行研发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提供完整的端对端解决方案,协助产业客户稳建迈向智能制造。

虽然李逢堉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但进入台达的时间并不算久,谈到他进入台达的最大感受,他表示:“台达的企业文化是勇于变革、永续经营,并将其切实贯彻在创新、质量、团队合作、顾客满意等各个方面。台达从上到下所有主管、同仁们将这样的企业文化落实在工作细节上,也因为这样的思维,领导团队并不一味注重在短期的数字达成,而是强调长远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企业文化的指引下,李逢堉的工作重点也格外清晰和落地。他坦言,现阶段客户正处在进行智能制造的第一步,会以单点优化开始。例如现在业界关注的智能化设备,让关键制程先发挥在价值链上的优势。台达自动化产品线完善,由传感器、控制器整合机器人工作站,到设备稼动与质量分析等,方案相当完备。此外,在信息端,现阶段与客户讨论与介绍的重点是整线的优化,包含前后制程的交互影响与参数最适化,也要考虑物料与设备间的实时控制与调拨。这些都必须基于各单点的优化完善到一个阶段,并于采集生产数据后,应用大数据与算法等人工智能,加上边缘运算等技术的应用来实现。“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为客户提供整合了客户经验和行业know-how的解决方案,让工厂的经营者在面对更复杂的商业需求时,有更加方便有效的管理工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台达的智能制造征程已经开始,未来可期。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8年8月刊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