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康明斯可靠质量来自哪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难的不是树立质量意识,而是如何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持续不断地推出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服务。9月份,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质量改进活动,进行近距离观察,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可靠的质量来自哪里?

  质量追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提起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大多数司机的第一反应是大品牌、质量好。特别是在卡车司机心目中,它几乎是稳定可靠的代名词。在气候条件恶劣的青藏高原,装备东风康明斯发动机的长途运输车,是许多游客们搭顺风车的首选。良好的口碑与东风康明斯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

  人们通常认为,产品从流水线走向质检台,只要质检合格,就意味着质量过了关。而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仅追求产品“出厂合格率”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特别是发动机行业,产品质检合格后还需在整车厂商处进行装配,整车装配的适应性、匹配性也是检验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东风康明斯认为,要保证产品不给整车厂商和最终用户带来麻烦,质量关注的对象应该前移。体现到产品上,就是发动机企业对质量的要求,应该从追求产品出厂合格率,进一步到用户OEMRPM上来。OEMRPM是指产品在整车(主机厂)用户处的缺陷值,比如螺帽没有拧紧、气垫密封不严等。关注发动机在用户处的表现,改善不符合用户需求的缺陷,这正是东风康明斯多年来产品质量保证的砝码。据了解,东风康明斯的OEMRPM平均值已经达到2813,即只有..2813%缺陷率不被客户认可,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

  制度围绕客户问题改进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星认为,产品质量的背后是工作质量,是科学的方法论和执行力。只有具备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的管理流程和工具,以及强有力的执行,才能有更好的质量保障。

  在东风康明斯,有两个委员会,PIC(产品改进执行委员会)和PQC(产品质量决策委员会)。它们的职责是,规范管理东风康明斯的质量改进活动,运用流程的力量,快速清除改进中的障碍。这种借鉴自康明斯的管理模式,不仅为东风康明斯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也便与质量管理项目获得自上而下的资源支持。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东风康明斯PQC流程主要是围绕在客户端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改进,直接关注客户端问题,做到解决问题的前移。这也意味着,东风康明斯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已很完善。此外,东风康明斯还引进了康明斯先进的七步工作法,即根据问题解决的逻辑,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如确定问题、找出可能的原因、采取临时保护用户的措施、收集数据作实验、通过实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落实执行、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估。既简化了解决问题的流程,又精准地击中问题要害,从而节省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

  执行力是质量保证的基石

  为了将这些方法论贯彻到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每个部门,东风康明斯还形成一套例会制度,如每周四的产品改进执行会、每月的产品质量决策会、每天下午的生产质量会等。管理者只需将不合格的信息输入系统,系统就会对这些信息数据自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大家再进行公开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信息不断滚动的过程中,能科学、快速找到质量的问题,并推动问题的解决。

  此外,东风康明斯还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夯实执行力度:一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从流程上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二是在制造过程中采用防错技术和统计过程控制,快速改进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提升加工能力。三是充分运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来缩短人交换信息的流程和时间,并跟踪问题至解决。四是从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工具培训、推动全员参与质量活动等来保证产品的质量。经过加强制造过程的监控,东风康明斯已形成了提高质量为目标的质量管理产业链,确保了产品的质量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