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会议公报全文中,提到要将中国建设为十个方面的“强国”。
制造强国
制造强国是二十届四中全会上首个被提到的“强国”。20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我们坚持走自主发展实业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工业、制造业,这条路是走对了!”
质量强国
2011年1月,当年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质量强国”战略,将力争通过制定《质量发展纲要》,把质量强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首次在国家级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建设质量强国”。
此后,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等重要文件中,均专门提到“质量强国”。
航天强国
有机构分析称,相较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首次”将航天强国纳入建设目标。据观察者网梳理,在2016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其中首次提出“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发展愿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此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等重要位置中,均多次提到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交通强国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交通强国”这一国家战略。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纲要中提出了“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宏伟愿景,并制定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的两阶段目标。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出台,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具体的骨架支撑和网络布局。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网络强国
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为网络强国”。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此后,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网络强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2016年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发布了网络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也均提到了“网络强国”战略。
教育强国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标志着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国家政策视野。
此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并明确了实践路径。2025年审议通过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则是该战略的首个国家级专项规划,为至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制定了系统蓝图。
科技强国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科技强国这一战略目标。此次讲话明确了“科技是国之利器”等重要论断,并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确立为奋斗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
人才强国
早在2003年1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到了人才强国战略。《决定》表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此后,这一战略在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中不断被强化和细化。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农业强国
与“航天强国”类似,也有机构分析称,相较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首次”将农业强国纳入建设目标。据观察者网梳理,农业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始于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其正式纳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体系。
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是指导农业强国建设的首个系统性纲领性文件。规划设定了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取得显著成效,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农业强国的“三步走”目标。
文化强国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也提到,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