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鸣 皇明集团董事长
博客,是思想文化的产消合一。网站只需提供一个平台,一切文章的策划、撰写、传播甚至沟通全部由博主来完成。这个博主既是生产者,也是使用者。实际是产消合一者自己做了个媒体。
博客在最近的一两年当中创造的思想价值、沟通价值,我觉着上千亿都不止了。
节省内外沟通成本
我从2006年1月开博客到11月,博客的总点击量也有好几百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上升不少,博客中很多人留言:要买热水器就买皇明的。
我觉得通过我的产消合一行为,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对内对外的沟通成本。
比如:我如果对内部做培训,一次最多能培训几百人,还要把大家组织起来,提供场地、水电、食宿等,成本比较高,而且大家的状态、兴趣不可能都集中在我的话题上。当他在阅读博客的时候,他在筛选他感兴趣的。或者他能用很短时间、及时地总体地浏览我的思想,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他可能对过去不了解的了解了,不系统的系统了。
甚至有不少人是通过博客实现招聘的。他看了我的博客后,发现皇明集团有人文思想,皇明的报负、胸怀、价值观都是他欣赏的。
博客跟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完全不一样,甚至跟传统意义上的访谈完全不一样。那都是受各方面局限的,博客各方面都不受局限,所以我可以天南海北、海阔天空地说。
产消合一不能过于自由
当然,这种产消合一把握不好,也有副作用。我的博客内容主要针对人们的观念误区、经营和行为误区发表一些评论。有些评论振聋发聩得甚至有些似是而非。在网络上、现实中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甚至是批判。
博客非常自由,而过分的自由对一个有着企业身份背景的人来说就有比较大的危险,对我个人来说没有问题,我不怕风浪,好的思想最后一定能够胜出。
但是对企业就不同。因为我开了博客伤害了一部分人,或者互相之间在观点上有很大的矛盾冲突,然后导致一些人对我企业的品牌、销售、形象等等产生了很大的误解。
比如:《大学生从“畜生”到人的社会洗礼》一文,我把刚毕业的大学生称为畜生,实际上我也是从畜生过来的,我的女儿现在还没有成人,现在还是小畜生呢。说句实在话,这句话有过经历的人都能够明白。从出发点来看一点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从社会意义上来看,我们还没有成人,我们还是普通的生物。因此有人在误解后轻率地把皇明称为畜生公司。
博客,我会坚持写,但我会改变一些策略,在用词上,方法上。
托夫勒之于我的意义
有时,产消合一也有很多危险。我没看到托夫勒在《财富的革命》上写有这一章,我要替他写一大章《产消合一的挑战》。为什么?好东西毕竟有坏的一面,坏的一面如果一开始不想到的话,托夫勒就没有完成任务,他就不是客观的。
我的企业不成熟,但是企业的思想者不能不成熟。如果干了十多年,还在为一本书提供的机会再去热血沸腾,再去找机会的话,我觉着我就白干了。19年前我看贝克曼写的《太阳能热利用过程》,被它激发得热血沸腾,因为一本书,一个理念去投入一个行业,建立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观,甚至一生的追求。大概一生也就这一次了。但是,产消合一大爆炸的预见,无疑会为我在具体操作中的技术环节提供参考价值。
(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摘编,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