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看产消合一:让用户参与营销增值



  文/邓勇兵

  未来市场上产品价值的决定者,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

  在未读到这本叫做《财富的革命》的著作之前,很多企业家和学者,早已经感觉到了这场即将到来的经济变革的山雨欲来之势。一些先知先觉者,他们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在生产、营销以及组织结构方面,着手进行变革。

  正在改变的制造游戏

  从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的方式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标准化制造的1.0阶段。得力于大规模制造和流水线的出现,福特“T”型车得以大规模生产。其分摊的固定成本,以及更快的生产速度,使社会资源获得迅速的积累和扩张。

  第二个阶段是大规模定制的2.0阶段。戴尔在线产品定制的出现,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配置不同电脑,尽管这种组装的方式依然由戴尔在其工厂车间里实现。在大规模定制环节,用户开始有更多选择余地和更多的满足感。在企业与用户之间,也开始出现了互动。

  第三个阶段,称为个性化需求的3.0阶段。更加个性化的消费者,以及伴随而来的“碎片化”市场——大众市场被打碎,重新分化组合。而像宜家这样的家居公司,通过标准化组件的生产,产品的组装开始从工厂车间向外部转移,交由用户自己完成。

  在标准化的生产阶段,价值只是由企业向用户的转移。而到了大规模定制阶段,用户有了更多可选择性,由此带来更多满意度,用户实际上参与了价值创造的过程。到个性化需求阶段,这种用户参与价值创造过程的深度和广度,开始变得更加明显,用户甚至直接参与了价值的设计过程。

  准备进入营销3.0时代

  生产方式的演变相应带来的是营销的演变。

  著名营销专家程绍珊先生认为:营销3.0最本质的地方在于,强调未来市场上产品价值的决定者,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企业需要确立更加客户导向的营销意识,围绕用户价值的实现来组织研产销的流程,并增加组织的柔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将消费者纳入其中。

管理
渠道变革:柯达自助式速印站

  渠道变革:柯达自助式速印站

  案 例

  Why:消费者方便、快捷

  How:自助设备

  What:降低渠道成本,增加使用价值,提供新商机

  快捷再快捷,体验再体验

  完成项目的林晓终于松了口气,他终于可以兑现对妻子的承诺,周末带着儿子去公园玩儿了。

  这一天,林晓一家玩得非常开心,林晓用数码相机拍了两百多张照片。从公园门口走出,林晓按照惯例想开车15公里,到一家规模较大的柯达影印店冲印。

  车子刚上路,儿子兴奋地指着车对面的街角,大声地说:那是速印站,我们就在那里打印吧。

  林晓好奇地驱车来到柯达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将相机直接接入机器的服务端口,在触摸屏上自由选择和处理相片。林晓惊喜地发现:输出一张6寸数码照片只要11秒,即拍即印,并有多种服务选择,包括:数码相机和手机照片冲印、护照签证快照、个性化照片和光盘刻录。这种终端设备操作简易,具备语音操作提示,消费者可以轻松地通过触摸显示屏,操作整个冲印过程。

  通过无线传输协议,消费者甚至可以在任何地方将手机、PDA或笔记本电脑中的照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递到任意指定的自助相站上,再进行冲印。

  或许有一天,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的普及会像自动提款机的普及一样改变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数码成像设备拍摄,然后就近在这类数码影像速印站上进行打印。

  与传统渠道是互补,更是互动

  由于自助、简便、快速、占地面积小、单套设备的投资成本只有4万多元、投资少回报高等优点,从2004年以来,这种数码影像速印站的扩张规模每年都有双倍增长。同时,在站点的选择上,既可以依托传统影像冲印店,也可以设置在面向目标消费群的零售渠道,如:旅游景点、酒店旅馆、影院剧院、IT产品或手机商店、展览馆以及大卖场等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数码速印市场可能因此重新洗牌。

  柯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数码及传统影像事业群北亚区市场开发总监孙伟伦向《中外管理》介绍:柯达数码影像速印站在美国和欧洲非常普遍。仅在美国市场,柯达就建立了35000个数码影像速印站。在全球范围内,柯达有超过80000个这样的数码影像速印站。柯达认为: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地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同时终端用户使用数据的收集,使得柯达可以很快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它缩小了柯达和消费之间沟通的渠道。

  对于业界所顾虑的这种渠道是否会冲击柯达既有渠道的问题,孙伟伦认为: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不仅不会降低柯达传统打印渠道的业务,对传统速印渠道造成威胁,反而会给柯达的传统渠道带来更多的业务和商业附加价值,为既有的渠道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开辟了更多的赢利途径。管理

产品变革:让游客决定行程

  产品变革:让游客决定行程

  案 例:

  Why:消费者个性需求

  How:通过网络、赛制等手段邀请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

  What:降低品牌传播成本、扩大知名度、获得多种产品、增加赢利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行,缓解生活与工作的紧张。但事实上,旅行中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反而为旅行者增加了另一些紧张和不悦。

  最为突出的是旅行社所认为的“好线路”,并不一定就是游客心中的“好产品”,“过路游”、“购物游”等纠纷事件时有发生。一直以来,中国的旅游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半军事化”的团队管理模式:不同的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爱好的人群组合到一起,一同安排行程、出游和住宿,甚至连几点起床、几点拿行李、几点到哪个景点,每一个环节,都要纳到一起来安排,于是注定引发游客的诸多不满,留下诸多遗憾。

  但是,不满不正是最好的商机吗?原有的规则当真是颠扑不破的吗?

  颠覆行业规则

  针对这种现状,2006年9月下旬开始,云南大理旅游集团联手多家网络媒体,开展了以“魅力大理”为主题的线路自组合网络大赛。

  此次活动一改以往由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来设计旅游线路的传统方式,由旅游者根据自身的旅游习惯与个性化需求来制定旅行线路,让广大游客参与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

  此次比赛的范围相当广泛,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所有旅游资源都进行整合,包括:大理古城、三塔、蝴蝶泉、苍山洱海、天龙八部影视基地等景点。面向不同的受众分别就经典线路自组合、探秘线路自组合、自驾线路自组合、摄友线路自组合、情人线路自组合、驴友线路自组合等主题组织大赛。

  参赛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旅行经验,选择自己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主题,提交相应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参与比赛。

  一场双赢的营销创新

  大赛主办方表示:之所以推出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可以让旅游者更全面的了解大理,同时还可以让旅游者参与共同挖掘大理自治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更好地管理景区做好准备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魅力路线”网上评选,可以汇集很多优秀的个性化特色旅游线路,同时还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游客对于旅游线路的偏好。

  有了这样一些第一手的资料信息,大理旅游集团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做好景区旅游资源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配套服务。

  要知道,获取以上主办方所谈到的收益,皆因为众多的消费者免费提供了他们的劳动。毕竟只有极少数的“魅力线路”的选手胜出,他们能够赢得免费游大理的机会外,还有机会享受到普通游客少有的大理当地的高规格接待,并能获得大理旅游线路“荣誉顾问”的称号。这些只是主办方支付出的极少成本而已,而消费者得到的则是无形收益,即旅游质量、身心享受。

  与此同时,中国国旅总社的“环球行”也已经在尝试“产消合一”式的产品项目:由“骨灰级”旅游爱好者牵头包办设计路线、计算成本甚至团员促销,以及收集、分发、讲述目的地风土人情资料等诸多原先旅行社的“本分”,而旅行社要做的就是认可与协助实施。据大理旅游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和佳轶先生介绍:旅行社按照客户的特殊需求而为其量身定做旅游方案的做法,其实在国外非常普遍,其收入有时高达旅行社总收入的80%。

  如果说柯达公司通过引入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将消费者纳入到了渠道的环节,实现了传递价值的“产消合一”,那么,云南大理旅游集团推出的“魅力大理”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则成功地将消费者纳入到了产品设计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