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迷局(2)

    此时,张晓京的资金已经开始捉襟见肘,尽管自己相对完善的营销团队建设比起其他竞争对手来说仍然具有优势,可是接下来半年多,张晓京发现能够被营销团队说服买单的企业会员寥寥无几,而后来的几家竞争对手却凭借突飞猛涨的人气和数据库资源获得了更多的收入。虽然张晓京还有很多尝试改变营销方法的想法,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网站已经落在了市场的后面。由于未能建立品牌形象,抢占宝贵的客户资源,一度作为市场先行者的投我网,现在反倒像是个模仿者。

    严重的入不敷出将投我网最终逼上了绝境,最后,张晓京只好把投我网卖给了自己原来所在的市场调查公司。这家公司恰好也看中了在线调查的新形式,并从其他网络公司挖来了专门人员来负责拓展在线调查业务。老东家为投我网开出的价格相当低廉,张晓京苦笑着说,相当于自己倒贴薪水带领一个外包团队帮助公司开发出了这个网站。但是,当时的他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并且他还不得不接受了收购协议中的限制条款:“五年内不得涉足网络调查行业”。
 
    再战失利
    虽然投我网最终是以张晓京的彻底退出而收场,但是这次经历也使他收获了丰富的互联网经验,并为下一次创业准备了启动资金。在第二次创业之前,张晓京始终想起与老东家进行收购谈判时对方对他说的一段话:“网站架构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你的客户资源、流量和品牌,我们给你的价格是不高,因为这个价格是纯粹给这个网站的。现在谁都知道做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能够把用户牢牢地吸引过来,可是谁又能重复腾讯的QQ?”

    从投我网的失败中,张晓京总结的教训是:在没有足够的网站流量支撑的时候,去寻求网站盈利宛如大海捞针,依靠营销团队去推销的人力成本和通讯成本大,且市场时机尚未成熟,企业客户和个人会员都需要时间去培养,而这是张晓京没有足够资本可以支撑的。因此在第二次创业中,张晓京决定,首先要做一个能够聚集人气的网站。

    什么样的网站最能聚集人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分类生活信息网成了张晓京下一个目标。在调查了分类信息网站的竞争格局之后,张晓京决定在他所在的城市创办一个区域分类信息网站:广海生活分类信息网,这是一个以广海市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让当地网友可以自由发布生活信息的分类信息网站。

    为了快速聚集人气,张晓京和他招募的几名网络编辑人员跑遍了全城的大街小巷,散发了数以万计的宣传单,同时收集各种各样有价值的生活信息发布到广海生活分类信息网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大量网友开始在广海网上发布各自的生活需求和供应信息,网站的流量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迅速攀升。由于分类信息网站具有自我滚动发展的特点,在吸引了一定流量后,张晓京也不用再东奔西走找信息和散发传单了,一年时间不到,广海生活分类信息网在当地就已经小有名气,这也正是张晓京当初所期望的。

    但是,此时的张晓京又开始面临盈利的难题。免费发布信息和查看信息是广海生活分类信息网得以吸引和留住人气的关键,但是高人气本身并不能支撑这个网站的正常运作。由于流量巨大,广海需要在技术上耗费巨资,既需要一支庞大的技术人员队伍,对服务器的要求也极高。在创业之后的一年中,虽然张晓京也有拿到当地一些企业的广告和联盟广告,但这种微薄的收入远远无法支撑技术人员的工资和服务器费用。最终,在无以为继之下,张晓京将广海信息网并入到当地的信息港门户,结束了第二次创业。

    事不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