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通赫斯曼亚太区应用经理 张晗宜
2016年,基于众多新产品的推出,百通赫思曼工业无线产品实现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对比2015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超过45%的有机增长。自2007年百通收购工业网络品牌赫斯曼,全面整合旗下的工业通讯业务,正逐步将其在线缆方面的成功延续到工业通讯领域。
以先进技术服务用户
自2009年百通赫斯曼在市场上推出第一台支持801.11n技术的工业级IP30、IP67等无线产品,并始终以先进的技术服务工业用户。持续关注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应用需求的变化,为严苛的工业应用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是百通赫斯曼一直在做的。
据百通赫斯曼亚太区应用经理张晗宜介绍,百通赫斯曼最新的无线产品BAT867,是市场上第一台支持最新802.11ac技术的工业级无线产品,其最大无线传输带宽可达867M bit/s,除了支持802.11w技术、clear space降噪技术、MiMo天线、2.4G和5G双频以外,还可工作在AP、客户端、桥接等不同模式下,支持离线配置,并且该产品的体积仅仅只有目前常规工业级无线产品体积的1/3,极大地提高了客户安装的灵活性。
说起无线网络,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信号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漫游切换时间长、容易丢包、缺乏有效的冗余机制等,因此目前在一些关键性的应用上有线产品仍占据主流。对此,张晗宜表示:“百通赫斯曼从网络设计以及产品本身、应用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希望能为客户提供一个可以媲美有线网络的无线解决方案。”采访中,他特别提到:“2016年百通赫斯曼为多个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了智能AGV应用中的无线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AGV小车在整个工厂复杂的现场环境中任意移动位置,并且从不同的AP端之间漫游切换,让AGV小车与PLC之间真正实现零丢包、零中断。”
据悉,该解决方案不仅应用于中国市场,还在新加坡、泰国、印度等海外市场成功应用。
洞察用户需求之变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出台,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张晗宜谈到:“当前热门的智能制造给我们的客户造成了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过去更多的关注产品硬件参数(例如IP防护等级,设备运行温度,端口数量等),转变到关注硬件以外的其他方面。”
据他观察、分析,现在用户更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不同厂家的设备是否都支持并使用国际开放标准冗余协议;
(2)整个工业通讯网络是否可视化,是否方便管理和进行故障排查;
(3)当设备或网络出现故障时,现场的维修人员是否能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来进行快速诊断;
(4)网络产品(例如交换机和无线产品)的配置界面是否方便用户使用;
(5)如何保障或减免工业有线网络以及无线网络因各种原因中断,实现7×24小时运行。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新兴技术正逐渐应用于工业制造中,未来从传感器、机器人、I/O模块、阀岛、变频器、PLC、HMI到云端的服务器都要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这将对无线通讯网络产品的传输带宽、性能、安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工业IT厂商而言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机遇。
针对市场不断做出调整
据悉,目前市场上工业无线产品大部分还在使用老旧的802.11g技术,部分厂商推出了802.11n的产品,而最新的802.11ac技术还没有在工业环境中得到应用。
张晗宜告诉记者:“无线网络应用于工业环境中,不仅能减少布线成本,还可以将更多的智能现场设备、移动设备、手持终端、人机交互设备及自动化设备连接到网络中来,从而大大增加工业网络的覆盖范围。”
百通赫斯曼针对目前工业市场的现状和需求开发了目前市场上第一台支持802.11ac技术的工业级无线产品—BAT867,最大传输带宽接近1G。这意味着客户可以更加灵活地设计网络,将更多的设备或终端接入网络,从根本上改变工业用户的应用。他举例说,在智能仓储的AGV应用中,原来由人来驾驶的叉车将通过无线技术来实现无人驾驶,或者在机器制造行业中,802.11ac无线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实现远程的监控和诊断,甚至还可以使用该产品来实现整个工厂生产区域的Wi-Fi覆盖。
谈及工业无线通讯技术未来发展,张晗宜认为,伴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在不断增加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相信工业无线通讯技术凭借其接入方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张晗宜透露:“近年来,百通赫斯曼一直在积极布局工业无线通讯市场,2017年,将会持续投入,加强在工业通讯和无线技术领域的研发,持续推出支持最新802.11ac技术、4G-LTE技术的工业级无线产品,并且在新产品上集成更多的冗余、安全功能,从而提高无线网络的带宽,增加其可靠性、可用性,最大程度地保障无线网络安全。”最后他补充道:“在未来百通赫斯曼还会加大和各行业中权威研究机构的合作,持续专注各细分市场及不同应用环境,争取为每一位用户提供适合其现场实际应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7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