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已经进入历史新阶段,其主要标志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由钢的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今年中国年产钢将超过3亿吨,生产量和消费量接近平衡,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由大变强的发展新阶段。
钢铁工业的总体生产能力由不足转向过剩。今年初预计钢和铁新增生产能力都在5000万吨以上,正在建设的明年可以投入生产的新增能力也在5000万吨左右,即2005―2006两年又将新增钢铁产能一亿吨左右。我国钢铁总体生产能力不足的时代已经结束,总能力过剩的时代已经来临。从国内现有品种结构上看,建筑用螺纹钢筋和线材供大于求已经出现,钢坯过剩也已经出现。
钢铁企业发展受制于资源等外部条件。在我国钢产量超过2亿吨以后,钢铁工业发展的资源、能源、运输、环境容量等外部条件都已成为严重的制约因素。今后,要充分考虑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扬长避短,发展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国外有研究机构认为,今后一年内,国际钢材综合价格将回落30%左右。无论是国际或国内的钢材市场最高价位区已经渡过,市场进入价格下降周期。与此同时,钢铁原料(铁矿石、炼焦煤、废钢、铁合金等)因需求猛增,供不应求,价格暴涨。钢铁行业利润空间正在受到压缩,将由高盈利水平转入中等盈利水平。
随着产能过剩,原料成本上升和产品售价下降,以及产品技术附加值的不同,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同等表现出的成本差距在逐步拉大,通过竞争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必将加快。
新阶段要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 :
一、现在年产3亿多吨钢,以后还要逐步发展,没有稳定的相对低成本的原料供给基地,就没有中国钢铁工业的稳定运行,就没有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动权,就缺乏中国钢铁工业合理利润的保障。
因此,要同时重视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重视国内资源的勘探、合理开发和储备。根据市场情况,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利用低品位铁矿资源。500万吨钢以上的大型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稳定的铁矿和煤炭供应基地。通过参股或控股,建立双赢的战略结盟关系;通过签定长期买矿和运输合约,减少风险。中小企业要走联合采购之路,组织合伙采购运营公司。全行业对外建立稳定、互利、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协调的能力。
二、当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年产量大于500万吨钢的15家企业,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尚不到50%,一旦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很难通过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和有效的调控市场。
现在我国特殊钢(包括不锈钢)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东北三大特钢企业(大连、抚顺、北满)已组建成东北特殊钢集团,组建后的优越性已有目共睹。江阴兴澄特钢公司和大冶特钢(新冶特钢公司)已同属一个出资人(香港中信泰富)控股,随后将逐步实现整合。上钢五厂经过了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将成为宝钢集团特钢公司,这三大特钢集团将控制我国近80%的特钢市场。不锈钢冶炼和板材加工南有宝钢,北有太钢,“南宝北太”的国内市场控制力将达到2/3左右。
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确实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当务之急是下决心停止在内地(不包括有自给自足铁矿能力的地方)再扩大新的钢铁冶炼能力。一些企业由于用进口铁矿,多次倒运、长途运输而成本较高,这是丧失竞争能力的首要问题。要鼓励有资金能力、有条件发展的内地钢铁企业联合起来到沿海投资建设新钢厂,随着新厂的陆续建成投产,逐步关停内地缺乏竞争力的工厂,逐步实现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