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2024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
2024
2023年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康拓工控:聚焦“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康拓工控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下属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的单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致力于工控机及嵌入式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工作。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工控机及嵌入式系统产品研发的代表之一,康拓工控经历了STD、IPC以及CPCI/PXI等自动化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先后成功研制了STD5000系列、IPC5000系列、APCI5000系列、CPCI/PXI5000系列总线型工控机以及基于DSP、ARM、PowerPC架构的各类嵌入式工控机等多项国家级新产品和航天标志产品。
关键词:

1.jpg

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工控事业部副经理 李菲

康拓工控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下属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的单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致力于工控机及嵌入式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工作。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工控机及嵌入式系统产品研发的代表之一,康拓工控经历了STD、IPC以及CPCI/PXI等自动化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先后成功研制了STD5000系列、IPC5000系列、APCI5000系列、CPCI/PXI5000系列总线型工控机以及基于DSP、ARM、PowerPC架构的各类嵌入式工控机等多项国家级新产品和航天标志产品。作为“国家工业控制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窗口单位,康拓工控坚持以将航天技术转化至民用工业应用为己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各个行业,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

回顾过去一年,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传统自动化市场充满挑战。而康拓工控在工控机及嵌入式系统方面依然实现了稳步发展。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工控事业部副经理李菲对此感到满意:“在我国去年自动化市场整体下滑8.1%的背景下,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

聚焦“中国制造2025” 谋求创新

在李菲眼中,康拓工控之所以在2015年整个自动化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依然实现稳步发展,主要受益于其对于“中国制造2025”相关领域的准确把握。他表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10大重点发展领域中的航空航天、铁路、轨道交通以及智能电网等都是康拓工控多年来高度关注的行业领域。例如基于CPCI/PXI5000系列总线型工控机的KT8000自动测试系统广泛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的测试过程中,第三代安全计算机平台(SIL4)广泛应用于我国铁路/轨道交通的信号联锁系统及列控系统中,各类嵌入式工控机广泛应用于我国智能电网二次系统中等。聚焦‘中国制造2025’,将是康拓工控未来发展的主题,也是未来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最终将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的制造强国,而智能制造是现阶段必走的路径之一。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设备,李菲认为,工控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谋求创新:

(1)突出感知、嵌入式计算、网络通信以及网络控制,使其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作和自治功能。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度融合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形成可控、可信、可扩展的网络化系统,实现安全、可靠、高效和实时的检测或控制;

(2)与行业应用以及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工控机为核心,利用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化技术,构建面向行业应用、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彻底打破各个制造环节的“信息孤岛”,从而使数据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得以共享;

(3)以工控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应用等技术,逐步由被动型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移,通过数据驱动智能服务,把其他不同的行业联系起来,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仅让工控机厂商和用户受益,同时也将惠及全社会。

李菲告诉记者,康拓工控在去年专门成立了“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产品研发中心,着眼于工业4.0, 结合行业需求,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处理以及智能硬件对现有系统进行重新定义,目标是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我们目前已不仅着眼于工控机本身的研发工作,而是从更高的层次对系统进行综合的考虑,控制系统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仅由工控机及工控软件组成的系统,而是与企业其他的信息化单元进行有机的结合,协调工作,创造更高的生产力。”李菲说道。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制造2025”是要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推进制造业的战略升级,这会给国外产品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我国自动化市场带来一次重大调整,同时也会衍生出更多新兴市场,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制造2025”对于工控机行业来说应该是个利好,对于我国自主品牌的工控机厂商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制造2025”对于工控机行业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李菲对此深表认同,他表示,首先,“中国制造2025”强调两化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实现跨界整合与模式创新,在发展思路、技术路线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变革,能否快速实现思路上的转变,完成转型,将是工控机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中国制造2025”强调设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起步相对较晚,安全防护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安全问题将是摆在工控机行业面前的巨大挑战。

针对这样的形势,康拓工控将如何布局?李菲显然早已心中有数:“针对当前的市场发展态势,康拓工控制定了较为务实的发展计划:(1)2016年,完成‘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软/硬件产品及系统的设计、研发、测试及验证工作;(2)2017年~2018年,在某些行业完成‘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软/硬件产品及系统的行业推广及应用工作,同期开展面向行业大数据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3)2019年~2020年,全力将‘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软/硬件产品及系统向不同行业辐射,同期利用大数据应用的研究成果,实现‘产品+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

创新是唯一出路

工控机市场已经在中国发展多年,竞争激烈、利润率低似乎成为了每一家工控机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此,李菲给出了他的见解:“我认为中国的工控机市场要一分为二的看,我更愿意将其分为传统的工控机市场以及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面向“中国制造2025”或者说是智能制造的新一代工控机市场。传统的工控机市场由于存在大量的同质化竞争,必然会出现竞争激烈、利润低的情况。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颁布,无疑是工控机市场的一支强心针,将在我国工控机行业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在新时期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认为,创新是唯一出路,并应将其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在技术、产品方面,要做到避免山寨式创新,实现原创式创新,突出核心技术、突出产品特点、避免同质化竞争,两化融合以及信息安全相关领域的技术及产品的创新将成为焦点。在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商业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大家有目共睹,互联网领域诸多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被我们借鉴,结合工控机行业的特点,创新出更多更好的商业模式带动行业自身发展,实现从卖产品到兼卖增值服务的转变,我想也是我们自动化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总而言之,新时期下工控机市场竞争将更多的体现在创新能力方面的竞争,因此,构建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康拓工控的核心发展战略。”

对于未来,李菲也大胆给出了他的预测:“由于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未完成以及《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处于起步阶段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我预测2016年工控机市场总体还是小幅下滑的趋势。而自2017年至2020年,由于‘中国制造2025’工作的全面实施,我相信工控机市场每年将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产品推荐

康拓工控——互联网+工业控制计算机

互联网+工业控制计算机是聚焦“工业4.0”、智能制造的新一代工控机系统。采用嵌入式CPU及实时操作系统,集3/4G、GPRS、WIFI、Ethernet、Serial Port及ZigBee等多种通讯方式于一身,提供丰富、灵活的I/O扩展,完全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下对现场设备互联、互通、互操作的需求,实现远程监控、远程诊断以及远程维护。通过软加密及硬加密等多种手段,确保通讯链路上的信息安全。应用此产品可实现与BAT技术整合,两化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自建数据中心以及构建云数据中心等,从而为用户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完整的软、硬件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2.jpg

技术见解

李菲:工控机未来将向专业嵌入式定制化、柔性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数控、机器人、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电力装备以及农业装备将成为工控机的主战场,但上述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传统的通用型工控机难以很好地满足所有行业需求。同时,在行业内部,为了突出自身优势,体现核心竞争力,也不宜采用类似的解决方案,因此面向行业的专业嵌入式定质化应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柔性生产是“工业4.0”讲得最多的概念,因此要求工控机必须实现柔性化。工控机的柔性化不但可以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同时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在柔性生产的同时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工控机柔性化水平,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关键指标。

智能化无疑是智能制造的灵魂,必将成为未来工控机发展的核心。智能化水平是软件、硬件、控制、网络以及数据应用水平等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更代表着对行业的理解和定义。工控机智能化水平将决定市场竞争的成败。

除上述3点,随着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工控机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是短期内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严重受阻。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6年8月刊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