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2024
2024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
2023年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抓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机遇
  • 作者:刘迎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点击数:1635     发布时间:2021-01-21 16:40:00
  •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为此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进程中,民营企业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为此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进程中,民营企业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整个产业的上下游关联,而且涉及与产业高度相关的生产链、企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供应链、服务链、市场链等。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说到底就是要实现上述诸多部分、环节和关系的现代化。围绕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议》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等重大举措。“十四五”时期,民营企业应抓住新机遇,以大作为求大发展。

与国有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产业链的重要基础是生产链,生产链的基本载体是企业链。企业链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上下游产需连接的基础要件。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还需要人才链、资金链、技术链、流通链、服务链等方方面面的有机联系与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需要国有企业、头部企业当好领头雁,同时考虑把更多可以分解的产品、零部件等分包给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和加工。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要有主动当好配角的理念和精神,积极与国有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技术链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应注重推进先进实用技术创新,以此形成能够有效接续高新技术落地生根的多层次技术链,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民营企业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在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的同时,主动拓展技术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进取、有所作为。主动拥抱大数据、云平台,尤其是学会用好“互联网+”,并以此为契机用数字技术为企业的生产链、技术链、管理链、流通链、服务链、市场链赋能。既要勇于设想和拓宽实用技术创新的领域和范围,又要敢于设想和参与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实践,以科技为支撑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民营企业应从偏重于“挖人才”转到高度重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进一步用好人才上来,完善激励创新的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成为人才蓄水池,留住并吸引更多勇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此外,民营企业还应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用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赢得更多市场认同和社会认可,并赢得更优质的投资支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使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大发展。

更好助力中小企业纾困发展

对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等优惠政策、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强化小微企业金融差异化监管激励机制……不久前,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次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进行制度设计,7方面25条具体措施,既管根本,又兼顾长远,为中小企业纾困发展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在我国1.2亿户市场主体中,有3000多万中小企业、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可以说,中小企业是稳就业的主要渠道、保产业链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保市场主体的关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随着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地显效,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呈现持续向好态势,生产效益指标逐步好转,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4个月持平或上升,企业发展信心逐步恢复增强。

当前,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四季度要稳固基础、乘势而上,推动中小企业纾困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受疫情影响,资金链紧张、融资难融资贵、抗风险能力不足等一些问题凸显。有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作保障,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根本依托。《意见》将制度设计放在首位,通过与疫情防控以来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一系列阶段性惠企帮扶政策相衔接,构建起长短结合的多层次政策体系,短期看,有利于助力企业渡过难关,长远看,更能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瞄准问题靶心,为企业纾困开出“对症药”。在疫情冲击下,资金链问题成为不少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缓解资金链紧张,既要源源不断注入资金“活水”,也要为企业拓展市场“铺路”。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强化小微企业金融差异化监管激励机制等举措,就是靶向施策、直击难点堵点,通过增加订单来源、强化金融服务,让更多中小企业获得直接有效的帮扶政策,更好增强信心、迎难而上。

聚焦创新内核,为企业前行装上“推进器”。通过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助企纾困成效显现,中小企业国内订单、出口订单指数连续7个月回升,营业收入利润率显著回升,但当前,疫情冲击造成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推动企业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仍处于“扶上马还需送一程”的关键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着眼长远,更加突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提升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此次《意见》将完善创业扶持制度及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机制,就是意在培育和激发中小企业自身应对各种风险的抵抗力。

政策已然出台,要真正落地见效,还需相关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广大中小企业,让《意见》中的各项具体政策转化为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实际效果。

来源:《人民日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