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公司前咨询顾问 Kevin Coyne 在一系列互动演示中,描述了 GE-麦肯锡矩阵,该框架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多业务企业可用来确定其在各业务部门中投资的优先顺序。
《麦肯锡季刊》,2008年9月
随着多业务企业在20世纪兴起,各企业开始竭尽全力管理多项业务并争取盈利。为此,管理思想家提出了相应的框架以应对这种复杂性。上世纪70年代初期问世的一个框架是GE-麦肯锡矩阵,该框架紧随着波士顿咨询集团著名的增长份额矩阵之后提出。
矩阵框架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供分权式企业用来决定将现金投往何处最为恰当。企业可以用两个决定因素来评判一个业务部门未来是否能够表现良好,而不是依赖每个业务部门对自己未来前景的预测。这两个因素是:相关行业的吸引力,以及该部门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把业务部门置于该矩阵中,可提供一张业务部门管理分析图。对于位于对角线以上的部门,企业可运用投资和增长战略;而位于沿对角线的部门可作为选择性投资的候选部门;处于对角线以下的部门或许最好出售、清算、或者纯粹为了获取现金而继续运营。将各部门划分为这3个类别是进行分析的基本起点,但是,还需要判断以权衡相关的利弊。例如,弱势行业中的优势部门就与具有高度吸引力的行业中的弱势部门的情形大不相同。
从矩阵又衍生出多项组合模型,包括MACS1以及举措组合2。多年来,评估行业吸引力和竞争优势的标准变得更为成熟。如今,多数采用形式化方法进行业务建模的大型企业都参考9盒矩阵或它的某个衍生模型。
麦肯锡前咨询顾问 Kevin Coyne 在一系列互动演示中,描述了GE-麦肯锡矩阵,该框架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多业务企业可用来确定其在各业务部门中投资的优先顺序。点击此处在新窗口中浏览该框架。
注释:
1市场导向的公司战略;参见 Frederick W. Gluck、Stephen P. Kaufman、A. Steven Walleck、Ken McLeod 和 John Stuckey 共同撰写的“Thinking strategically”,《麦肯锡季刊》,2000年6月。
2参见 Lowell L. Bryan 撰写的“Just-in-time strategy for a turbulent world”,《麦肯锡季刊》,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