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电力用户科学、合理用电,确保电网安全平稳运行,贵州省从7月1日起,将首次对省内部分高耗能企业试行峰谷分时电价。据了解,贵州省第一批试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高能耗企业共有48家,涉及铁合金、电石、黄磷、工业硅、电解金属锰等5个行业。
贵州此次试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高耗能企业,主要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上规模和环保达标的企业。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后,企业在每天7时至23时这一电网峰平时段用电,其电度电价将按规定的目录电价执行,在23时至次日7时这一电网的低谷时段用电,其电度电价每千瓦时将降低0.1元。贵州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南线的重要电源省,近五年来,通过不懈努力,贵州省电网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512万千瓦增加到了目前的1186万千瓦,翻了一番多。
据了解,贵州向省外的送电,加上送往广西部分,总负荷从7月1日起将接近400万千瓦。由于贵州今年向省外大送电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送电负荷又增加较多,电网白天和晚上的最大峰谷差,现已超过300万千瓦,占全网的负荷超过40%。峰谷差过大,对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和电力资源的合理使用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贵州省此次试行峰谷分时电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企业晚上多用电,白天少用电,避峰填谷,降低峰谷差。据悉,贵州此次试行的峰谷分时电价,将从7月1日开始执行,暂行到9月3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