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晨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坚定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累计利用外资规模超1.2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国占10%国际贸易份额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中国制造”出口主要目的地美欧市场需求骤减,我国对外贸易一度出现了两位数的深度降幅。
面对这一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迅速出台了一系列保持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信保费率、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外贸逐步扭转了持续下滑的颓势,并在逆境中实现了新的发展。危机爆发前,我国占国际贸易的份额约8.8%,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0%。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由2002年的16.7%提高到28.9%。
对外直接投资3172亿美元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全球需求萎缩,而且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了资本流动,2008年10月起我国吸收外资也一度滑入下降空间。
“我们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简化外资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外资一度大幅下滑的局面迅速得到遏制并实现较快回升。”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
2003年至201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19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已20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统计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由2002年的20多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688.1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3172.1亿美元,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境外企业1.8万家。预计再过5年至1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资本进出的基本平衡。
据新华社
我国在全球设立1.8万家境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