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增长趋势有望延续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出现的积极变化(下)
  • 作者:薛志伟
  • 点击数:976     发布时间:2012-11-27 21:06:00
  • 分享到:
在中国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之前,世界银行就将中国今年全年GDP增速预期大幅调降至7.7%,5月份时它的预期还是8.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于近期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8%,2013年将增加到8.2%。
关键词:

    来源:《经济日报》

    预测中国2012年全年的经济走势正成为当前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

    在中国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之前,世界银行就将中国今年全年GDP增速预期大幅调降至7.7%,5月份时它的预期还是8.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于近期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8%,2013年将增加到8.2%。

    “我们相信,中国经济正走出谷底,未来数月内将会转好。”这是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智威的看法。这代表了当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尽管第四季度中国经济不会从目前的水平上强劲复苏,但已在三季度筑底,缓慢回升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的运行态势。

    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究竟将何去何从呢?

    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看一个经济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关键要看其基本面表现,即通过对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这4大指标来综合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筑底企稳、通货膨胀率稳步降低、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宏观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国民经济继续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从经济增长率来看,GDP虽然已经连续7个季度增幅回落,但回落幅度在逐步收窄。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三季度比二季度只回落了0.2个百分点,而二季度比一季度大幅回落0.5个百分点。

    “7.7%的增速保持在年初确定的目标范围内,高于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7%的预期目标,也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说。

    盛来运表示,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30多年平均近两位数的增长,前期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因素、从供求关系上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在逐步显现,使得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后受到了潜在生产率下降的影响。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可持续、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资源消耗方面,以往靠资源消耗、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投入来支撑经济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在这种背景下,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之间新的平衡,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从国际收支情况来看,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贸顺差继续增加,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842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954亿美元,增长7.4%;进口13471亿美元,增长4.8%。进出口相抵,顺差1483亿美元,同比增加412亿美元。

    9月份,出口增速强劲回升到9.9%,比上月回升了7.2个百分点;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1863.5亿美元。制造业PMI调查结果也显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9月份为48.8%,比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产品出口订货量有所增加。

    “7、8月份出口订单略有增加,但9月份增加了很多。”深圳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来俊利认为,后期随着圣诞订单的增多以及国内稳定外需政策作用的逐渐显效,出口订单应该还会继续增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