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没有诚信 何谈科学 ——全球学术造假增长趋势引发广泛关注
  • 作者:王心见
  • 点击数:860     发布时间:2012-11-28 19:34:00
  • 分享到:
本月19日,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日本科学界造假风波暂告一段落。日本东京大学宣布,对谎称实施了世界首例iPS细胞临床应用的东大医学部附属医院特任研究员森口尚史予以惩戒解雇的处分。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今日视点

    本月19日,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日本科学界造假风波暂告一段落。日本东京大学宣布,对谎称实施了世界首例iPS细胞临床应用的东大医学部附属医院特任研究员森口尚史予以惩戒解雇的处分。

    无独有偶,3位美国研究人员受《自然》杂志一篇文章的启发,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也发表了一篇关于科技期刊稿件的研究报告,不过他们研究的是期刊撤稿问题,研究的结果却同样令人扼腕。

    学术打假,一时间似乎突然成了科技界乃至公众无法不关注的话题。然而,公众如果了解了学术造假近年在全球迅猛增长之势,就会理解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近期为什么在学术打假上会不谋而合,以及科技界近年来为净化学术空气所做的不懈努力了。

    《自然》杂志的思考

    2011年10月6日,《自然》杂志发表一篇长篇专题报道,对论文撤稿现象进行了分析。

    《自然》杂志的论文库是全球著名信息提供商汤姆森路透集团旗下的大型科学出版物在线数据库,2011年每周约收录27000篇论文。按照《自然》杂志的估计,这些论文中的大部分将原封不动地一直收录在文库中,但有一小部分,约200篇左右的论文,后来会增加一个注脚,表示论文有所改动。还有极小部分,约五、六篇论文,未来一天将受到《自然》杂志最严厉的处罚:从论文库中撤稿。撤稿标志着论文有重大缺陷,必须从文献库中删除。

    《自然》杂志对论文撤稿数量的估计并不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凭空想象的数字,而是建立在对过去10年撤稿情况的分析基础上的。《自然》杂志论文库2011年收录的论文量比2000年增加了44%,而在2000年,《自然》论文库中只有约30篇论文后来被撤稿,到了2011年,撤稿的论文猛增到300多篇。

    虽然撤稿数量的增长速度令《自然》杂志吃惊,但比撤稿数量更令《自然》忧心忡忡的是,被撤稿的论文只是问题论文的一小部分。根据2009年的一份调查,1%到2%的科学家承认至少有过一次编造或修正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的情况,但在过去10年中,出版的论文被撤稿的情况只从0.001%增加到0.02%,说明发现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那不是一次不小心

    为什么科学论文会出现那么多错误?论文被撤稿的原因多种多样,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绝大部分问题是科学家们的无心之失,是“诚实下的失误”,一些人甚至认为论文上的一些错误是科学家们追求完美的结果。

    问题是这样吗?3位美国研究人员受去年《自然》杂志文章的启发,对论文撤稿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今年10月初,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对人们以往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在对上千篇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被撤稿的论文进行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因学术行为不端造成的撤稿现象比人们通常想象中的严重许多。

    3位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科技文献“公众医学”数据库,检索到1997年至2012年5月前有2047稿撤稿论文,并对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论文被撤稿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查阅了所有被撤稿论文的撤稿说明。同时,他们还研究了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的相关报告,查阅了报刊上对学术欺诈行为的报道,并参考了著名反学术行为不端网站“撤稿观察”上的信息。此外,他们还利用了工作中积累的相关信息。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