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液化气市场进入“多空交织”矛盾中
  • 点击数:439     发布时间:2013-01-15 17:31:08
  • 分享到:
据观察,9月以来,液化气进口成本暴涨,但中国国内市场基本面疲弱,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矛盾心理,对价格看涨及看跌的心态相互交织,且难分伯仲。9月4日液化气国际市场估价显示,9月下到10月上的进口气到岸成
关键词:

          据观察,9月以来,液化气进口成本暴涨,但中国国内市场基本面疲弱,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矛盾心理,对价格看涨及看跌的心态相互交织,且难分伯仲。

          9月4日液化气国际市场估价显示,9月下到10月上的进口气到岸成本涨至1084美元/吨(折合人民币7853元/吨左右),较8月主流到岸成本上涨1753元/吨左右。

          受此影响,市场人士担心进口成本的暴涨将拖动国内液化气市场价格上行。“相对后期的进口气到岸成本,以及考虑液化气出厂最高限价跟随成品油上调,华南国产气价格从现在的6500元/吨左右波动,涨到7200-7500元/吨间波动才是合理的。”部分炼厂人士认为。

          ICIS C1分析认为,如果后期进口气的到岸成本持续高位,则确实对国内液化气市场有较大支撑。原因在于,进口成本的暴涨,可能导致进口码头惜售现有库存资源,加之9月码头的现货采购量少,因而可能转为补给部分的国产气,从而增加国产气的需求量。但是同时,国内市场表现弱势,又导致了贸易商“纠结”的心态,担心国内价格上行难有有力支撑。

          这点从数据上可能得到一定的验证。从统计数据来看,9月国内液化气供应预期增多,而需求预期则仍不乐观。

          若国内液化气价格上涨,那么三级站在终端销量难有改善的情况下,成本压力自然增大,操作积极性可能受到打击。

          那么,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进口气到岸成本是否能持续守在高位?

          有国际贸易商认为,国际市场的价格人为操作的痕迹明显,但确实又存在一定的利好支撑,因而10月进口成本应该还是在高位的。

          ICIS C1总结分析,国际进口成本走势未明,但鉴于10月上的到岸成本基本确定处于高位,即使10月下的进口成本出现回落,但国内进口码头预计在9月到10月上的现货采购稀少,出于国内刚性需求及出口需求的安排,预计进口气在9月份(其实是中上旬)对国内市场冲击可能有限。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