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积极调整结构;(二)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三)完善农资综合直补调整机制;(四)推进化肥流通体制改革;(五)加强进出口调节,完善化肥储备调控;(六)引导农民科学施肥。
主要观点:
化肥行业改革新政出台,市场化改革将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就国内化肥结构、价格管理机制、农资综合直补调整机制、化肥流通体制、储备制度、进出口管理等方面部署了六项具体措施。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改革将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看淡磷肥,继续看好钾肥
考虑到国内磷肥产能过剩,需要通过出口来消化,而前期磷肥企业的高价原料(硫磺)及高价磷肥库存较高,出口的成本优势不再,需要至少2个季度来消化,明年磷肥行业机会相对较小。
国内钾盐资源匮乏,钾肥70%依靠进口,国内钾肥价格跟随国际合同价格上涨,新政策将继续对进口钾肥实行适度的价格监管。考虑到国内钾肥公司出厂价远低于市场价格,下调空间有限,行业有望延续现有的景气度。
氮肥行业面临整合压力,优势企业强者恒强
此次新政策影响较大的是前期成本受到挤压的氮肥行业,预计氮肥行业在化肥新政策下面临整合,机遇与挑战并存,机会存在于资源、技术、品牌优势的企业中。
08年,国内尿素价格伴随着煤炭价格的攀升和滑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上半年煤炭价格的飞涨对许多煤头尿素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7月份时,尿素生产成本达到2000元/吨以上,而国家为了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对尿素设置了最高出厂价限制,尿素中准价1500元/吨,小颗粒最高不超过1725元/吨,大颗粒不超过1840元/吨,尿素企业受到成本和限价的双重挤压下。四季度,尽管原料成本下降,氮肥处于销售淡季,尿素企业经营依旧艰难。
受欧美经济衰退影响,国外天然气价格回落,大宗商品运货指数下跌,预计能源价格将在未来的两年维持低位。和国内尿素相比,国际尿素已经具有价格上的竞争力。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09年尿素进口配额330万吨,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考虑到国内5000多万吨的尿素需求,09年进口尿素将给国内氮肥行业的冲击有限。但根据WTO承诺,在2010年将取消尿素配额管理,全面放开进口,届时将会对国内氮肥企业产生较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