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为汽车厂家生产汽车配套设备的企业有上百家,其中上规模的企业包括大连智云自动化、大连现代辅机开发制造、大连豪森设备制造、大连东方专用机床等。这些企业中相当部分的技术人员都来自于原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
本报采访了解,同在大连甘井子区的汽车自动化装备企业、智云股份的竞争对手之一大连豪森设备制造2011年销售额达到3.5亿元,2012年达到6亿;而A股已上市的同类企业天奇股份、山河智能其汽车物流自动化输送装备业务在近两年里,也有较可观的增长。
“同是脱胎于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的两家自动化企业,豪森比智云起步晚,但其订单数量和销售规模却很快超过了智云;智云虽然上市圈了一大笔钱,却并没有打开市场。”大连本地一位同时为智云和豪森做代工的企业主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是什么原因导致智云股份上市后的业绩大幅变脸?智云上市的毛利率水平可以部分说明问题。上市三年来,智云股份主营业务的毛利率近乎腰斩。其中主营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缸体测漏等自动检测设备在上市前的毛利率在44%左右,2007年甚至达到了49.75%,到了2012年中报,该项产品的毛利率下滑至24.99%;而公司主营的汽车缸体总成等自动化装配上市前平均毛利率也高达43%,2012年中报则下滑为22.79%;此外,公司的汽车物流搬运设备的毛利率则从上市前的37%下降为-13.37%。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分析师介绍,汽车上游自动化装备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一些实力强的整车厂商倾向于购买国外的整机自动化生产线,而辅机部分如压装测漏设备、发动机或变速箱的装配线会从本土采购,后者并无特别高的技术门槛,企业获取订单的能力、设计和生产能力构成一个企业的主要竞争力。
该人士同时认为,智云目前主营业务20%以上的毛利率更符合这个行业的真实水平,业绩大幅下滑既有公司管理经营的问题,也说明其上市前包装的水分较多。
严重拖欠代工厂账款
智云股份上市时的招股书显示,公司产品成本构成中,钢材成本占比17%左右,外购件成本占比在51%左右。“一般将生产工艺简单、技术附加值较低部分,如螺杆、支座、定位板、支架、连接架、开关支等直接交由外协单位完成。”招股书称。
本报随机采访了几家智云在大连的外协厂家,这些厂家为智云代工均已有四五年,但却不约而同地反映智云股份拖欠账款严重,“加工费总是不给,要钱的时候被踢皮球,太费劲了”,“作为上市公司,对外协加工厂家没有一点信誉”。
有两家外协厂家已明确表示今年不会再与智云合作,还有说法称智云的欠账问题已经拖垮了几家代工厂。
而前述代工厂的负责人则对本报称,一般智云从下游的潍柴、长城、一汽等整车厂家接到订单后,就会直接给上游代工厂下订单。但现在智云的欠款问题导致很多代工厂根本不把智云当作第一客户,从而导致智云给客户的交货期延迟,产品质量也会偶有瑕疵,这样下游客户就会延迟付款,进而再影响智云对外协厂家的付款,这个问题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大连智云的内部管理存在很明显的家族式管理弊病,在选择外协供应商方面,常常不是根据供应商的产品生产质量和价格来选择”该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