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联合国2009年首次气候变化谈判无实质进展
  • 点击数:656     发布时间:2009-04-10 13:30:38
  • 分享到:
关键词:
  联合国2009年第一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8日在德国波恩落下帷幕。在为期10天的谈判中,各国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分歧,致使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次谈判共有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谈判有两大议题:一是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也就是2013年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目标;二是根据“巴厘岛行动计划”,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资金和技术问题作出具体安排,以期为今年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进行充分准备。

  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发展中国家提出,到2020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要比1990年减少40%。还有些发展中国家明确提出,发达国家应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45%。但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承诺的减排额与这一期待相距甚远。

  美国代表在谈判中说,美国新政府正考虑到2020年在现有水平上减排15%;欧盟提出到2020年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20%至30%;澳大利亚提出到2020年在2000年的水平上减排5%至15%;日本则把到2020年时在1990年的水平上增排4%至减排25%均列为中期目标方案。

  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对新华社记者说:“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与它们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公约要求和减排能力相比极不相称。不仅如此,它们还在千方百计减轻自己的减排责任,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减排义务。”

  由于发达国家的消极态度,本次谈判关于发达国家进一步减排指标的讨论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关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资金问题,苏伟表示,“这已经开始讨论,但还没有取得进展”。

  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规定了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并提供资金支持。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机制,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在履行这些义务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本次谈判后,距离今年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仅剩8个月的时间,因此各大环保组织对本次谈判的结果难免失望。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本次谈判气氛友好但进展缓慢”。

  鉴于与会各方在主要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本次谈判决定将今年原定举行的4次谈判增加到6次,下一次谈判将于6月在波恩举行。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