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4月29日至30日,第三届中德创新政策会议在京举行。
中德政产学研界聚焦创新政策研究
科技日报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陈磊)4月29日至30日,第三届中德创新政策会议在京举行。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和德国教育研究部国务秘书格奥尔格·许特出席开幕式。中德两国政产学研各界百余名代表围绕产业创新、产学研合作、投资与国际研发合作、创新与未来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李萌在讲话中表示,不久前,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德国,两国将2015年确定为“中德创新合作年”。李萌指出,中德两国的科技合作呈现出机制化、多层次、宽领域等特点,成功助力两国的经济发展,并为世界提供有益经验。中德两国虽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但都将科技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共同措施,两国对于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有着共同认知。李萌期望,中德创新政策会议能够与时俱进地推进创新政策的研究,为中德创新合作出谋划策,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为中德创新合作搭建长期稳定的平台。
许特对中德创新政策平台产出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许特表示,“中德创新合作年”为深化中德科技合作提出了新目标。许特介绍了自2006年以来德国创新体系与政策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许特认为,中德双方在科技领域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在合作中合理分工,中德创新政策会议为双方增进学习与了解、分享经验提供了平台。
中德创新政策会议是中德创新政策平台的重要内容,中德创新政策平台是中德政府磋商的重要科技合作成果之一,将成为两国在创新领域交流对话的长效机制,对深化中德科技创新合作具有重要影响和导向作用。首次会议于2011年9月在北京召开。双方开展的合作研究已经涵盖了中德创新体系比较、创新政策工具设计和评估、中德潜在合作领域等议题,相关研究成果即将陆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