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3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先前的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实际情况却超越了这一预测。
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购买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买家。这比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先前的预测还提早了一年。
6月17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三次成员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期间,该产业联盟发布了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通过统计信息互换的方式,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较为全面的统计。
统计数据显示,受益于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3年全年销量近37000台。
国家高层关注机器人
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三次成员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发表了题为《业界凝心聚力 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讲话。
他指出,自2008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国际主要的机器人生产企业都将目光聚焦于中国机器人市场,纷纷在华建立或扩建机器人制造基地,国内机器人企业也加大投资和研发制造力度,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规模大、门类齐全的制造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智能制造装备“十二五”规划》以及中国工程院正在牵头研究的《制造强国战略 》,均把机器人列入其中。去年1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还适时出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王瑞祥还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6月9日两院院士大会上对机器人产业从战略高度作了重要阐述。“我学习后的初步体会:一是机器人产业战略地位重要,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是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要尽快提高我国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他说。
国内企业在华销量去年增三倍
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先前的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实际情况却超越了这一预测。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3年国内生产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按可比口径计算2013年销量较上年增长65.5%,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国内企业实际销量是上年的3倍。
此外,国际机器人联合会6月份发布的最新数据还显示,2013年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较上年增长20%。
“综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近37000台,同比增长约36%,占到全球总销量约五分之一。”王瑞祥总结道。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从机械结构看,2013年国内企业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中,坐标型机器人是主要产品,占比超过40%,并且数量超过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同类机器人的总量。而外资企业在华销售以多关节机器人为主,占比超过其在华销售总量的八成。
中外机器人应用各有侧重
针对国内外机器人产品的应用情况,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工作组组长李晓佳在此次会上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从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分布看,2013年,近六成的国内产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其中,塑料成型件的搬运与上下料,以及机床加工中的搬运与上下料,是机器人应用最多的两个领域。
李晓佳强调,焊接与钎焊是外资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几乎占其总销量的二分之一。而国内产机器人中,用于焊接的机器人不足10%。“在焊接机器人方面,外资占据了95%的市场,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她说。
从应用行业看,外资机器人应用比较集中,汽车行业购买量接近50%,电子产品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占比分别为14%和10%。相比之下,国内产工业机器人则广泛地服务于国民经济25个行业大类,52个行业中类,范围涉及日用消费品制造、化工制品制造、建筑材料制造、钢铁冶炼、金属构件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
“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为代表的电气设备制造和以计算机、电子器件、视听设备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在国内产机器人的销售总量中占比最高,分别占17%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