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杭州高新区: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新生活
  • 点击数:1015     发布时间:2014-08-25 10:57:00
  • 分享到:
关键词: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7月21日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15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中,信息经济占比七成。也因此,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杭州高新区(滨江)却依然奔跑在经济快车道上。据预测,今年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营出口增长30%。

    “一个集聚高新技术的类“硅谷”经济形态已经在园区崛起,既提升、变革了现有产业,又催生了新经济、新业态,实现了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为园区发展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宽广新天地。”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主任詹敏表示。

    一条千亿级的信息经济产业链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园区,有一个新建不久的智慧e谷展厅,打开位于e谷展厅的智慧产业地图,这条产业链一目了然展现眼前——200多家重点信息经济企业,如繁星密布,共同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融合互补的产业集群。根据杭州高新区(滨江)的统计,由智慧安防、软件生产、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四大板块为主构成的信息产业,去年产值已逾930亿元,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更重要的是企业在行业的地位。在智慧金融方面,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恒生电子已是我国金融软件的龙头企业,成为信息软件业的引领者;在智慧互联方面,阿里巴巴稳坐电商头把交椅,交易额是沃尔玛全年销售额的2倍,是亚马逊年交易额的3倍,而网盛生意宝、网易同样是行业翘楚;在智慧网络方面,华三通信在国内企业WLAN产品市场、企业网络市场、交换机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在全球企业路由器市场份额第二;在智慧安防方面,国内前三强企业均坐落于此。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宇视科技分列中国视频监控设备市场份额第一、第二和第三位,产品已覆盖视频监控设备的全产业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高新区(滨江)还培育出了一批以国芯、矽力杰为代表的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企业。“这标志着我们开始接近信息产业的最上游,正在解决‘缺芯少魂’这一最大产业软肋。”杭州高新区(滨江)发改局局长孙刚锋表示。

    一批蓄势待发的“弯道超车”者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已经或准备上演的“弯道超车”故事,同样让人振奋。

    每天,杭州安恒风暴中心监测屏上,上千个监测对象在全国地图上闪烁,这是中心实时扫描监测网站提示的各种风险安全漏洞报警,扫描网站和安全漏洞数据实时显示。作为风暴中心的设计运营方,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像一座信息安全的医院,为客户发生的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开“处方”,远程或上门“治病”,量身定制信息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这些年我们就是在等待一个时刻——弯道超车。”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徐炜承表示,这些年,安恒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0%,所有技术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拥有29项重要专利。近两三年,安恒销量每年都翻番增长,去年销售额达1亿多元,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元。目前,安恒是全国6家入围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技术支撑一级单位之一。

    同样,由从美国归来的留学人员创办的矽力杰,专做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电源芯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去年12月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第一家大陆企业为主体、到台湾上市的半导体企业。其开发的半导体芯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产品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以上。

    还有华三通信。截至今年5月底,华三通信的专利申请总量达到4972项,相当于在成立不到11年里的每个工作日,都有1-2项专利诞生;过去10年,华三通信累计研发投入超过90亿元。“现在我们又开始进军服务器、存储的研发,搭建包括云、网、端在内的信息技术平台,计划5年再造一个华三通信。”华三通信品牌部部长万宁娜表示。

    统计显示,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研发经费占GDP比重高达14%,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等十余个国家级基地落户于此,中控等10家企业技术中心跻身国家级,还引进了诺基亚杭州研发中心、三星电子研究院等一系列全球尖端的企业研发中心。

    一种产城融合的智慧生活愿景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信息经济不仅扮演了新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角色,还正在为这个江滨新城、工业强区带来更加智能便利的美好生活。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看不到成片的工业厂房,取而代之的是产城融合,是随着新城一起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海康威视、聚光科技、华三通信、中威电子……一幢幢超过20层的大楼拉开了城市框架,也为企业发展及时提供了扩容空间。一个企业就是一座大楼,一年上缴税收可达十几亿元。

    这样的产城融合格局,为大批高校毕业生创造了大量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杭州高新区(滨江)仅软件企业就有1300多家,软件研发从业人员达12.4万人。有上市企业31家,清一色都属于信息经济企业。人才资源总数近16万人。

    不仅如此,在杭州高新区(滨江)这个年轻的都市区,人们更早享受到信息经济应用带来的美好生活。在这里,想买东西,用手机随时随地淘宝;打的出门,不用带钱包,只要用手机支付宝;想知道空气质量、PM2.5指标,到聚光科技研发的杭州空气质量监测平台一看即知;想关心孩子或老人独自在家的情况,只要安装海康威视为智慧家居开发的智能摄像头,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事实上,这样的智慧生活应用,不仅在杭州高新区(滨江)成为一种潮生活选择,还随着杭州高新区(滨江)信息经济企业走出去,便利更多人群。

    如果你觉得公交车准时一些了,这里有智慧交通的功劳。浙江中控研发的云平台项目已实现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城管停车、公共自行车、长途客运等数据的统一采集、存储、分析、处理、管理,让公交、客运调度管理更加合理,让你的出行更有效率。

    还有智慧医疗。只要戴上一个手表式的智能穿戴式设备,你的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信息就能实时传输到护士站管理平台,这背后是医惠科技为医院打造的有线网、传感网、WiFi无线网三网融合平台。

    未来更加可期。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的西大门,一块曾经的老工业区,一个名叫智慧新天地的大平台正抓紧建设,今后这里不仅将形成智慧产业区、总部区、商业服务区以及智慧社区,还将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验区,区域内的购物、出行都实现智能控制,为杭州甚至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模板。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