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机器人“智商”渐高 应用领域将更广
  • 作者:崔彩凤
  • 点击数:652     发布时间:2015-05-26 22:53: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我诞生于日本、成长于中国,我有着与人相近的面容、肌肤、体态和声音,在程序的控制下,不仅可以模仿人的动作、表情,还可以与人会话,我在说话、唱歌、表演时可以表现出喜怒哀乐各种情绪……”

    近日,日本人形机器人领域顶级科学家、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带着人形机器人“阳扬”现身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现场。石黑浩让“阳扬”做了自我介绍,后又与“阳扬”进行了语言交流、握手、拥抱等互动引发广泛关注。

    对此,业内认为,随着云计算技术和视觉识别、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科技让机器更智能

    美国高通公司首席技术官Matt Grob表示,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实现移动设备的环境感知,使得机器人终端去学习用户的行为,而不需要预先编程,这一强大的技术已经在移动端快速发展。

    据了解,美国高通公司近期推出的首款可模拟人脑的Zeroth平台,可实现机器深度学习。在GMIC现场,Matt Grob通过Zeroth平台,经过“培训”的平板电脑可以将之前没有“看”过的照片按照室内、室外等属性进行分类;机器人则可以很轻松地清理儿童房间,并把玩具进行分类整理。

    在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中,除视觉识别和深度学习以外,语音识别技术也受到了终端厂商的青睐。

    科大讯飞云平台事业部总经理于继栋表示,科大讯飞现已具备声纹识别、回声消除、语言唤醒和打断技术。

    “在一个大家庭中,机器人若要分辨每个人的声音就需要声纹识别技术。科大讯飞目前已经将该技术应用到国家普通话考试中,代替人去评价测试者普通话标准程度。”于继栋介绍说,语言唤醒能够让机器人24小时随时待命;而语言打断是指在机器人说话过程中,可以随时被打断。“具备这些技术的机器人跟‘人’非常相像”。

    据了解,除语音识别技术外,科大讯飞还拥有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技术,使机器与人的交流互动变得更加自然。

    前景无限

    机器人研发、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未来机器人充满更多遐想。《星际穿越》中的滚动机器人、《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出现在影视剧中,且个个身怀绝技。据硬件创业孵化器HAXLR8R合伙人Benjamin Joffe介绍,电影里面出现的机器人,设计灵感大部分来自现实的创新研究。“《星球大战》中的滚动机器人在现实中的确存在,并且很好用。”

    当然,Benjamin Joffe所说的滚动机器人与电影中的滚动机器人虽然设计思路相同,但外表相差很大,功能上也没有电影中的机器人强大。

    沈阳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表示,未来机器人所处的环境会比较复杂,协作与学习能力是机器人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领域。

    Orbeus首席科学家夏威表示:“机器的视觉识别能力在某些场合有非常大的运用前景,如电商的图片搜索等。同时,视频分析以及精确的广告投放也是重要领域。”

    “无论输入设备是什么样的,我认为机器的视觉识别能力在金融、智能安防、车载等领域短期内将会得到高价值的回报。”Fac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印奇表示。

    在智能机器人细分领域——无人机,DJI大疆伙伴生态副总裁潘农菲认为,无人机的产业发展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现在无人机产业由两部分组成:飞行器平台与空中增值应用。在空中增值方面,无人机应用于农业、搜索救援、体育活动、新闻直播、考古等领域,发展前景非常好。”

    “未来机器人与智能工厂的合作会结合得更加紧密,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的伙伴。我国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未来10年应该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黄金发展期,也是打造机器人产业链的关键时期。国内机器人企业要抓住机会,整合资源,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打通机器人产业链和价值连,使我国从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转变成为机器人生产、研发的大国与强国。”徐方表示。

    如何抢抓市场机遇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在GMIC现场,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机器人行业的初创企业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把产品做精,二是研发新产品。同时,加强对专利技术的自我保护,特别是软件方面。”Benjamin Joffe坦言,技术或产品很容易被模仿,激烈的市场竞争会迅速拉低企业收益,这对企业生存发展非常不利。

    “其实,有了技术还不够。因为人工智能市场尚处在成长阶段。从投资人的角度,我认为相关企业要抓住两种市场:一种是微创新智能市场,如小米的空气净化器首先是空气净化器,然后才是智能空气净化器,其智能部分虽然仅占其产品的5%,即用手机进行操控,但从投资人的角度看,还是十分看好这一市场。”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表示,另一种是有前瞻性和颠覆性的市场。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如果所投企业能够迅速崛起,甚至引领行业,其回报率比前者更加可观。

    “对于创业者而言,机器人领域很难做大做强。机器人行业要求创业团队要有良好的硬件基因、智能学习基因等。”李宏玮建议,机器人领域的创业者必须要有耐心,要把“改变世界”当成梦想,而不是只为赚钱。同时,创业者、企业家要有危机感,不断进行创新。

    “对于投资人来讲,硬件投资也特别难。”红杉资本副总裁李剑威认为,机器人硬件领域的创业失败率之所以比一般互联网企业高,一方面是由于机器人硬件对创业团队的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创业企业研发出来的产品很可能没有应用场景。“也就是说创业团队或企业可能在创造用户不需要的产品。作为投资人,在投资机器人或其他智能硬件项目时,首先要看该产品有没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建议创业企业一定要注意该问题。”李剑威表示。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