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株洲高新区:机器人时代来袭
  • 作者:杨帅 聂俣琼 张媛
  • 点击数:646     发布时间:2017-04-16 17:26:00
  • 分享到:
关键词:

从2013年开始,以智能硬件为核心的智能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不同品类的产品层出不穷,智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已连续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且国产机器人的生产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产业的进步折射出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机遇。

机器人,这个看似“高冷”的行业,如今已将触角延伸到株洲高新区的一批科技型企业当中,对园区构筑新的产业版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崭露头角  智能智造加速发展

在株洲天一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产品测试检测线上,一列管状零件正在依次进入,同时生产线的另一端,一个钢铁“大家伙”赫然出现:伸出“手臂”、张开“手掌”,精准地“夹”住流水线上的零配件并迅速升起,然后按照需求将不同类型的零部件归类存放或传输。这就是智能分类拾取机器人,天一焊接工业机器人流水生产线中的“明星”之一。

在天一焊接车间里,没有传统工业企业的嘈杂与喧闹,工程师们正聚精会神地做着机器人设备的装配与调试工作。其中不乏许多年轻面孔,他们与机器人这个新兴的明星行业一样,预示着年轻与希望。

天一焊接制造部部长彭宜君表示,由于纯环保、高效率、低成本,他们研发的焊接机器生产线、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等产品订单和销量一直名列前茅。作为整个株洲市乃至湖南省较早进入该领域的研发生产团队,该公司在业内已占据一席之地。

“工业机器人并不只是高端大企业才能拥有的设备。在株洲高新区加速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政策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已经逐步进入各种工业制造行业,包括许多中小企业,且需求更旺盛。”彭宜君说,他们的机器人生产线以及工作站等产品已经被各种类型的企业采用。2016年,天一焊接销售机器人上百台,其中自动化生产线产值4000万元以上,2017年预计实现上亿元产值,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舞台大幕正在徐徐打开。

突破迷雾  关注智能产业需求

事实上,株洲高新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在多个企业和更多领域悄然登台。

机器人迅速伸出手臂,并且巧妙地转动关节,将片状的金属板状零件插到设备相应位置上,严丝合缝对齐上一个步骤的零件并迅速转回准备下一步工作,整个过程不足两秒。在株洲南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实现刚才这一幕的是该企业为客户专门设计的电机装配机器人。

原本需要人工解决程序式工作,通过机器人的灵巧之手来完成,不仅生产量提高了,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原来需要十几个工人两班倒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几个装配机器人半天就可以完成。

“在全球推行工业自动化生产的浪潮下,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在生产线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机器人正被大规模应用。”作为株洲高新区较早研究机器人生产应用投入成产的企业,南方机电总经理朱永隆表示,在株洲市以至湖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因为具有丰厚的制造业土壤而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2004年开始,南方机电就已经为客户设计并提供完善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在2016年之前,该公司此项销售效益一直稳步增长。“受大环境影响,智能制造热潮来袭,工业机器人的零部件价格集体上涨,导致公司成本增加。”2016年度销售业绩并不理想,2017年度南方机电此类业务目标也只与2016年持平预期。“但这并不说明机器人以及智能制造的趋势会放缓。”朱永隆说,“在一些优势产业上,株洲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模式,公司希望政府能多出台有关智能产业提升行动计划,对自动化提升的企业给予鼓励、引导和补贴,并对企业提出的相关申报项目,给予支持。”

抢占高点  聚焦工业机器人应用典范

位于株洲高新区的北京汽车株洲基地二工厂,将成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典范,而整个汽车行业也是预示现代生产力改朝换代的指标窗口之一。即将投入生产的北京汽车株洲基地二工厂厂房内,冲压、焊装、涂装、总装4大车间已经规整完毕,焊装车间内,上百台焊接机器人依次排列,场景甚为壮观。

据了解,北京汽车株洲基地二工厂全面采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以工艺设计为先导,以数控技术为核心,是自动化地完成企业多品种、多批量的加工、制造、装配、检测等过程的先进生产技术,共采用机器人300多台,焊接自动化率达到了90%以上。据初步测算,1台机器人大概可以代替5名工人,并且工作精确度更高。北京汽车株洲基地二工厂一期投资29.99亿元,其中大部分花在机器人生产线上。

“当前,机器人正逐渐走进工业领域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株洲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刘平江说,“发展机器人,除企业的自发行为之外,还要靠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我们研究过临近省份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有的地方由政府出资成立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对当地中小企业提供直租、回租、合作租赁3种服务。”这意味着只要企业有需要,无需花费大量资金购买,也能将机器人请到工厂来解决技术难题。刘平江认为,这些“接地气”的好政策,对机器人产业的推动帮助巨大。

融入生活  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一辆颇像乐高拼装玩具的四轮小车被操作人员放进街旁打开封盖的下水井中,通过线缆连接的监视屏幕中就出现了下水管道中的实时景象:这辆貌似玩具小车的神通工具已开始在150米深的工作距离中记录和诊断下水管线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是株洲高新区市政维护管理处的“明星员工”之一,被誉为市政下水管道最佳巡视员的“QV管道潜望镜”。它通过管道内窥摄像检测系统控制爬行器在管道内自动爬行,爬行器前端的高清摄像机使其拥有一对“火眼金睛”,能对管道内的锈层、结垢、腐蚀、穿孔、裂纹等状况进行全方位探测和摄像,并同步将采集到的管道内部影像通过线缆传输至显示器,实现远程监视。150米长的牵引缆绳,能确保它在下水道里“巡视”很远的距离。在地面操作台的指挥下,它前进、后退、左右转向毫不费劲,摄像头能360度旋转。通过精确定位,对视频或截图进行现场判读并输出管道检测报告和管道倾角和坡度曲线报告,各种“疑难杂症”一看就明明白白。

“QV管道潜望镜”并不是株洲惟一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机器人应用,实际上,机器人产业正在发生一场“内部追赶”。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即将超越工业机器人,成为规模最大的品类。前瞻性地发展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很多科技企业的重要目标。未来,医疗手术、家政服务、智能两轮车、教育娱乐等服务型机器人的新产品将会以多元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从市场空间看,未来服务机器人更能体现机器人特征,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的终身伴侣。”刘平江说,“以后婴儿出生,有保姆机器人;学龄阶段,有教育机器人;毕业工作,会与工作机器人一起协作完成任务;退休后,还有养老机器人为你服务,将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粗略统计显示,目前,株洲高新区范围内从事机器人研发、集成、生产和应用的企业已有多家,涉及工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株洲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李向锋表示,园区很关注智能产业的发展,很欢迎智能化研发、生产企业入驻,也提倡大型生产型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