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关村国际创新集市”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拉开帷幕。本次中关村国际创新集市以“跨越·融创”为主题,围绕全球创新、大企业创新、科技文化融合等要素,举办Future Talent Fair国际人才集市、大企业创新日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这是中关村创业大街四周年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之一。四年间,中关村创业大街及入驻机构累计孵化创业团队2921家,并实现了从本地运营向全球创新的升级。
向全球创新的升级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集市上,Future Talent Fair国际人才集市最为引人注目。本次集市吸引了包括戴姆勒、大众、今日头条、中化岩土、FESCO、人民日报海外网、WeWork等大企业前来创业大街招募人才,应聘者可以与心仪企业的负责人甚至是创始人直接一对一交流,匹配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位。
据介绍,2018年上半年,中关村创业大街集聚45家服务机构,新增孵化创业团队462家,其中海归和外籍团队40家,上半年获得融资133家,总融资额136亿元,举办活动613场。
截至2018年6月,四年的时间,中关村创业大街及入驻机构累计孵化创业团队2921家,其中海归和外籍团队355家,获得融资1038家,融资成功率35.5%,总融资额277.8亿元。累计举办活动4899场。
中关村创业大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创业大街将继续以“产业创新”和“全球创新”为核心,努力实现从资源集聚向融合聚变、从机构集聚向产业驱动、从本地运营向全球创新的升级。中关村创业大街将对接整合产业资源与全球创新资源,发挥资本助推力量,厚植产业创新土壤,持续打造促进产业升级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平台。
推动高水平创新机构入驻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集市期间,法国巴黎大区议会主席瓦莱丽·佩克莱斯和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共同见证,中关村管委会与巴黎大区企业发展局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中关村—巴黎大区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法国巴黎大区是法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区域之一,聚集着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技术,培植了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其区域GDP、科研投资和创新指数均名列欧洲之首,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三大聚集地。
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技体制改革、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创新创业生态构建上,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据了解,此次签约旨在设立中关村—巴黎大区产业创新中心。这对于加强双方间信息互通与交流,推动双方区域内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协作,并帮助相关企业进入对方市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将促进中关村与巴黎大区科创企业开展更加深入有效的交流合作。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深度融合,发挥中关村和巴黎大区的各自优势,为双方企业的壮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共创共享。”翟立新在致辞中说。
深化创客服务水平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集市上,发布了一系列落地创新成果:北京大学与北汽集团携手共建“北大—北汽移动众创空间”,将北京大学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与北汽的产业优势相结合,带动出行领域产业上下游双创项目的发展。中钢集团与海淀置业共同成立“中钢—中关村创业大街产业创新中心”,该中心将结合中钢已有产业体系布局和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新服务优势,推动新材料领域创新成果转化。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巡视员刘晖、海淀区区长戴彬彬等人的见证下,WeWork Lab与中关村创业大街签约共建WeWork-Innoway Lab,通过产业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助力全球优秀创新企业国际化发展。来自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赛区代表共同启动LandingChina极客挑战赛新赛季。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迎来四周年之际,中关村西区管委会还联合55家创业服务机构,成立中关村西区创客联席会。创业大街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席会将依托创业会客厅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把分散的孵化空间、服务产品等信息集成共享,着力解决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摘自《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