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焦化企业提前"过冬" 钢企自建焦炉成趋势
  • 点击数:1237     发布时间:2005-09-21 11:25:30
  • 分享到:
关键词:



    虽然中秋刚过,但对山西省相当一部分焦化企业来说,却已提前进入寒冬。记者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上了解到,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焦炭市场快速地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一些忙于扩建的焦炭生产企业还未来得及享受市场的温暖,便一头扎进了"寒冬"。对此,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理事长黄金干表示,卖焦炭不赚钱,独立焦化厂生产的焦炭质量就很难保证,钢铁企业将加快配套焦炉建设。

    焦化行业利润降幅最大
    山西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西省机焦企业生产焦炭3425万吨,同比增长31.2%,焦炭出厂价较去年同期下降100~200元,出口成交价为每吨200美元,而去年同期焦炭国际市场成交价为每吨400美元。全省焦化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了24.1%,某大型焦炭企业仅7月份就亏损1000万元。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幅度最大的是焦炭企业。焦化行业已成为山西骨干行业中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

    对于焦化行业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经历的冰与火的境遇,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建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我国已建机焦生产能力2.5亿吨,在建8000万吨,超出市场需求能力的30%~40%。产能过大、结构失衡是造成当前焦化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根本原因。此外,山西三分之二的焦炭企业采用土法炼焦,小炼焦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小土炼焦厂分布在山西任何一个有煤的地方。

    "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有700家,但规模最大的独立炼焦厂产能仅占商品焦总能力的2%。"何建增认为,商品焦的过度分散经营导致市场环境秩序非常混乱,行业协调困难。

    钢企自建配套焦炉趋势加快
    "炼焦煤采购成本的居高不下与焦炭价格的大幅下滑,使炼焦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陷入严重亏损困境。"黄金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就会自己建设配套焦化厂来保证其所需的原燃料的供应和质量。

    黄金干介绍说,一般情况下,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自我配套建设焦炉具有比较优势。除了有符合自身高炉需要的焦炭供应外,与一般独立焦化企业相比,钢铁企业焦炉装备和产能规模大,有利于焦化产品的集中回收利用和深加工,尤其是焦炉煤气、熄焦蒸气的高效率、高效益回收和综合利用。但按照《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今后钢铁企业配套建设焦炉必须在6米及6米以上。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粗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建成投产的2100多万吨焦炭产能中,61%以上为钢铁企业配套焦炉,其中太钢、马钢、武钢以及曹妃甸钢铁基地的一批7.63米现代化大型焦炉将加快建设。

    黄金干表示,目前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加快之中。这些企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将逐步实现焦炉煤气以及焦炭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的零排放。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