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5年9月,上海电气集团高级工以上人员已占技术工人队伍的20%,比5年前上升了11.59个百分点。这是他们重视技术工人培养,采取技术比武等一系列措施带来的结果。
上海电气是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据2000年统计,上海电气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只占技术工人总数的8.14%,高级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为实现新一轮发展目标,集团制定了职工队伍发展规划,同时把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比武作为提高技术工人技能素质的重要载体和舞台。他们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技能比赛。2004年,上海电气把技术大赛命名为“李斌杯”。“李斌杯”技能大赛既为上海电气技术工人提供了提高技艺的舞台,又为提升技术工人技术等级提供了动力。5年来,参加各级工会举办的技术比赛的共有5万人次。特别是2004年技能大赛命名为“李斌杯”后,参赛的职工更为踊跃。2004年“李斌杯”设立了12个工种,18个技术等级,晋级者达60%以上,当年净增高级工以上技工1665名,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上升到17.5%。今年8月举办的“李斌杯”大赛,设立了17个工种,24个技术等级,有1256名职工参赛,还设立了女职工专场。
上海机电工会和电气集团还规定:企业应当将不少于50%的职工教育经费用于提高技术工人的劳动技能培训,确保每年接受培训的技术工人人数不少于企业技术工人总数的30%,并规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年度预算、使用情况要纳入企业厂长(经理)任职目标和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市机电工会还设立了200万元的奖励基金,每年对当选的李斌式职工每人奖励1万元。上海电气集团各企业也采取重视、重用、重奖技术工人的一些政策,鼓励职工岗位成才。
荣誉激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组织文学骨干和工程技术人员帮助技术工人著书立说,让技术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绝技、绝活成为企业宝贵的财富。该厂两次出版了《上锅技术工人先进操作法选编》,共有45名技师和高级技师著书立说。现在,该厂以劳动模范、创新能手命名的班组和操作法如雨后春笋。如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的姚文健班组、陈洪亮班组;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俞军青年突击队;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倪龙妹班组、陈祖权班组;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袁建新班组,以及刘国善、金德华、王国林、刘必健等一大批先进操作法。
表彰激励。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为表彰和激励“蓝领先锋”,在企业搭建了“状元廊”、推出了“英雄谱”等,宣传和展示了技术人才的精神风貌。
分配激励。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总公司先后出台了《关于在高级技术工人中实施年薪制度的规定》、《关于在公司技术工人中实行“上海液气特殊技能津贴”的实施办法》等一整套激励机制,对李斌和优秀技术工人实行了“年薪制”和津贴制。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在今年初举行的工资集体协商中,出台了《工资结构调整和绩效工资方案》,拉开了技能等级分配差距。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