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零时48分,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163组燃料组件顺利装入反应堆堆芯,并完成了堆芯燃料组件头部高度检查、装载正确性检查和堆芯异物检查,所有燃料组件安全准确就位。这标志着田湾核电站首次装料圆满成功,正式进入带核运行状态。
田湾核电站是中俄两国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是两国在核能领域开展的高科技合作。工程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经过全体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装料前的调试项目及各项准备工作。
经国务院批准,10月17日国家核安全局下发了《关于批准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首次装料的通知》,10月18日15时08分1号机组正式开始首次装料。全体人员按照“安全、准确、高效”的要求,严格遵守装料程序,一丝不苟,精心操作,确保首次装料圆满成功。田湾核电站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扩建三、四期的余地。一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为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年发电量达140亿千瓦时。
目前,2号机组安装施工基本结束,设备全部就位,并调整完成,预计11月中旬开始冷试。专家预测,田湾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将于明年先后建成发电。
田湾核电站安全性达到或接近世界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国家核安全局的审评意见认为,田湾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与西方正在开发的先进压水堆的目标一致,在某些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上正在开发的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田湾核电站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为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工程的核岛和常规岛由俄罗斯设计,设备主要由俄方提供。为提高机组安全性,中俄双方合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反应堆厂房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结构。其内层安全壳厚1.2米、内衬6毫米钢衬里、外层安全壳厚0.6米、内外壳间距达1.8米。安全系统采用完全独立和实体隔离的4通道结构,即主要安全系统的设备都设置了4套,其中3套备用,加大了保险系数;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器,这在国际上为首例应用,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的高度评价;设置了消氢系统等缓解严重事故后果的安全设施。
田湾核电站的机组技术装备也都是国际上经过验证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采用了全数字化仪控系统,自动化程度达到94%,主控室操纵员利用计算机鼠标通过运行监控画面操作,同时备有在计算机失灵情况下的手动后备操纵台。
对于一些属俄罗斯弱项的电气设备,如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中低压开关柜、电气贯穿件、某些重要核级阀门和电缆等,田湾核电站均从西方著名大公司采购,以保证设备安全。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