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12月23日宣布,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通过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2%,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1.4%,拦渣率达88.6%,植被恢复系数为88.9%,林草覆盖率为12.7%,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较好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据了解,已于2004年12月30日实现全线商业运营的西气东输工程总投资约460亿元,工程跨越黄河、淮河、长江、太湖四大流域,途经新疆、甘肃等9个省区市,干线全长约3900公里,区内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影响因素复杂。特别是有近2/3的管线穿过新疆、甘肃、陕西等地,这些地区生态极为脆弱,地貌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不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引发大范围的生态问题,而且会直接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
水利部组织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专家组认为,西气东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13405公顷,包括管线作业带、伴行路、弃渣场及站场等分区,实施了砾石覆盖、土地整治、植被建设、边坡护砌、挡渣墙等防治工程,工程配置合理,达到了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各项工程运行正常,水土保持工程总体质量合格。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表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积极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在工程建设中实行了水土保持专家咨询制度,聘请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提供管理和技术咨询,这在我国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管理中是一个创新,值得借鉴和推广。
信息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