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自治区新增装机总量达550万千瓦,全区发电装机容量达1993万千瓦。其中,向华北、东北送电总量为389亿千瓦时,超过近邻山西省,全区外送电居全国第一,标志着内蒙古已成为全国电力生产和电力输出的能源大省。
据介绍,近年来自治区电力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全区新增装机245万千瓦,其中新增火电装机达240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5万千瓦,全区总装机达1443万千瓦,外送电总量达319亿千瓦时。其中,蒙东地区向东北送电136亿千瓦时,蒙西地区向华北送电183亿千瓦时。其中蒙西电网以“网对网”的形式向华北送电80.2亿千瓦时,具有西电东送12年历史的蒙西电网当年东送潮流首次出现负增长。托克托电厂以“点对网”的形式向华北送电,随着3、4号60万机组投产,向华北送电由上年的40.3亿千瓦时增至102亿千瓦时。
2005年全区新增装机达550万千瓦,全区装机总容量达到1993万千瓦。蒙东地区向东北送电仍保持136亿千瓦时水平,蒙西地区向华北东送电25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0亿千瓦时。其中,蒙西电网向华北送电增至88亿千瓦时,托克托电厂随着5、6号60万千瓦机组投产向华北送电增至155亿千瓦时,新投产的岱海电厂1号60万千瓦机组以“点对网”形式的向华北送电10亿千瓦时。
据了解,2004、2005两年,全区新增装机容量达795万千瓦,单机容量由过去的10万千瓦、20万千瓦为主,上升到现在的以30万千瓦、60万千瓦为主。所有投产项目均按照高效益、低排放、环保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方向发展。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全区年产原煤2亿多吨,全区近2000万千瓦装机,机组年发电按6000小时计算,年需消化燃煤7000万吨,电力建设加快了自治区能源转换战略的步伐。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尽管全区电力建设快速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自治区经济发展需求,按照国际通行贯例,发电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超过4500小时,则统计为缺电地区。然而,内蒙古西部从2003年以来,发电装机平均利用小时均超过7000小时,有的甚至超过8000小时。机组超发电量,设备大负荷长周期运行,加之煤质严重下降,加剧机组磨损,非计划停运次数逐年增多,而电网侧受发电制约,只能处在以发定供状态,致使一些已建成的中小型工业用户因无电可供而无法投产,2004年内蒙古出现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缺电局面,2005年仍然是全网缺电,特别夏季用电高峰期和冬季采暖用电高峰期的到来,电力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巴彦淖尔、乌兰察布等地仍然是大面积拉阐限电现象。所以说,内蒙古缺电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发电装机落后于经济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