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3日,历时一年、投资1.5亿的重庆钢铁集团厂电分离工作全部结束,重钢转供区域的全部负荷已全部转至重庆杨家坪供电局。明年初至明年6月底前将对重钢移交后的供电区域,进行大面积的低压网络改造,同时对移交区域内的所有一户一表和相关计量装置进行全面改造和更换。
重钢厂电分离是2005年初开始实施的。2005年1月19日,杨家坪供电局与重庆钢铁集团签署了《重钢转供电区域调整协议》,双方计划共投资1.5亿元,分二期进行线路和设备改造。目前,新建10千伏线路12条,改造10千伏线路5条,转接重钢10千伏线路22条。重钢378台变压器已全部实施交接,57579余用电客户已交杨家坪供电局管理。
重钢厂电分离工作的实施分两阶段进行:一是2005年内转移重钢在大渡口区的全部转供电负荷,具体工作内容是对重钢转供区域内,原有6千伏线路网络和相关的公用和专用高压用电设备进行升压改造,接收重钢转供区域内属重钢产权的全部供电设备资产,接收其转供区域内全部用电客户,最终实现占有大渡口区全部终端用户的目标;二是2006年内对移交后的供电区域,进行低压网络的改造,提高移交区域的供用电质量;对移交区域内的所有一户一表和相关计量装置进行更换和改造,按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对移交区域的供用电系统进行规范管理。
厂电分离工作实施前,杨家坪供电局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004年11月,组织相关设计、施工单位和对重钢转供区域进行反复深入的摸底、查勘,拟建和整理了重钢厂电分离工程详细的设计方案及工程资料。针对重钢转供电区域的具体情况及工程实施中的相关特性,认真进行分析,及时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矛盾予以协调和解决。首先针对重钢转供区域原6千伏线路网络凌乱复杂、设备陈旧等情况,由生技部牵头,组织计划规划部、调通中心、配网管理中心等部门,对重钢转供区域的整体供电方案和具体的电源接入方案进行精心的拟定和会审,最终形成较优化的大渡口区供电网络模式,顺利通过了重庆市电力公司风险投资委员会的论证。
厂电分离工作实施中,杨家坪供电局局领导非常重视, 2005年2月,组建了杨家坪供电局重钢厂电分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织机构。针对重钢厂电分离工程涉及的技术覆盖面宽,工程施工单位众多和涉及的内部管理部门众多,工程中需协调和衔接的工作渠道和管理网络结构复杂的情况,组织多部门考察分析论证,制定了《重钢厂电分离总体工作实施细则》,使重钢厂电分离工作由错综复杂转为有序管理。
重钢转供区域负荷转移工作基本上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开工现场宽,进场的外包工施工单位众多,对现场组织管理和技术上的安全保障要求非常高。针对安全的特性,杨家坪供电局制定了《重钢厂电分离工程-标准化工作流程指导书》,力求在管理流程上对各相关部门进行疏导;分阶段组织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的运行单位配合人员召开安全例会,查找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施工。同时加强对重钢转供区域6KV线路施工现场交底和运行设备异动资料的管理,主动协调和组织重钢调度、供电局调通中心以及配网管理中心的衔接,并按供电局配网GIS管理系统要求建立起大渡口区新接入线路网络的资料图档。
为了节约资金,利用了原有的电力沟道,进行局部改造。新建和更换的10千伏架空线路采用架空绝缘线,主干线截面采用185平方毫米,分支线截面采用70-120平方毫米,原有120平方毫米及以上架空线路予以利用。对低压台区按照城市电网低压改造原则进行改造,低压架空线采用铜芯绝缘线,主干线95-120平方毫米,支干线50-70平方毫米,分支线25-50平方毫米。按照远近结合、运行安全、就近接入、节约利旧的原则,对重钢转供电区域的6千伏中、低压电网进行升压至10千伏电网改造。重钢产权的配电变压器在安全运行上能满足规程要求且能升压运行的进行改造利用,不能改造的全部更换成节能型变压器。
重钢厂电分离后,随着该地区负荷的发展,规划在2007年新建110千伏大堰变电站,该站最终规模为3×50兆伏安,初期投运2×50兆伏安;在2008年新建110KV八一变电站,规模为3×50兆伏安,初期投运2×50兆伏安,届时,重钢转供电区域的用电将主要由以上两站提供。
重钢转供电期间遗留的历史问题多,相应的社会矛盾复杂,转接过程中面临的社会压力大,对外协调单位涉及面宽,协调的难度大。杨家坪供电局与大渡口区政府和重钢方面进行了多次的协调和会晤,解决了一系列影响重钢厂电分离工程实施开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通过解决重钢在大渡口区域多年的电费旧欠问题,为转供区域负荷转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条件;通过重钢厂电分离工作的协调开展,与大渡口区政府及相关职能单位也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协作关系,为供电局在大渡口区的业务扩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实施厂电分离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十分明显的。将新增用电户数57579户,占到杨家坪供电局现有用电户数(163151户)的35%。根据杨家坪供电局“十一五电网规划”中的电量预测数据,并参照以往转供电区域移交后电量的实际增长情况,预计年平均增长率为8.32%,到2015年其年售电量将为3.685亿千瓦时,年平均售电量增长为0.196亿千瓦时。其次随着电网状况的改善,转供电区域用电量将会稳步增长,通过测算平均每年可增加4个百分点,售电单价比移交前每千千瓦时可增加70.01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且转供电区域电网的绝缘化率将由原来的39%提高到88.4%,供电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将明显改善,供电能力得以加强,呈现了显著社会效益。同时实施厂电分离,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解除了政府的后顾之忧,并使重钢用电客户享受到了优质的用电服务。
为了方便重钢转供区域内客户缴费,杨家坪供电局新增了大渡口区钢花路、三木花园共12个席位的营业收费点,还有中梁山、建胜等共18个席位的营业收费点正在装修中,明年2月将全部投入使用。同时先后三次到重钢移交区、居民点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品、礼品,宣传抄表时间、缴费地点、缴费方式、电费政策和进行问卷调查等,努力增进与客户的联系沟通和交流,建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供用电关系。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