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核电国产化:东汽制造华丽一跃
  • 点击数:894     发布时间:2010-09-27 12:18:00
  • 分享到:
作为核心部件的转子,在国内核电制造中一直依靠进口,只有解决了转子问题,才谈得上核电国产化。
关键词:

    由岭澳一期分包商变成岭澳二期主包方;

    通过五年研发,自主生产了首台国产化转子

    9月20日,我国首座采用自主品牌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的核电机组——岭澳核电站二期一号机组并网成功,正式投入商用。经监测,这台由东方汽轮机公司研制的机组在108万千瓦的额定功率下运行稳定,电力源源不断地输往电网。

    “这是目前国内机组容量最大、体积最大、技术最先进、效率最高、自动化要求最高的核电机组。”东汽总工程师王为民介绍,岭澳核电站二期一号机组是国家确定“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方针、颁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来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拉开了我国核电建设由批量化开工到批量化投产的序幕。

    8年一跃

    从分包商变成主包方

    1997年,岭澳一期动工建设,东汽作为分包商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无需承担技术和性能担保以及主要责任,但东汽的服务精神得到业主好评。时间走过8个年头,2005年,岭澳二期启动,东汽顺利入驻。此时的东汽“华丽转身”,承担着主包方的责任,对机组的技术和性能担保,阿尔斯通公司则提供技术支持。

    对于东汽,这是新的挑战。

    据介绍,岭澳二期与一期在常规岛主设备方面最大的不同在于二期为半转速100万千瓦机组,在国内属首次制造,是国内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半转速二代加超百万核电机组,其效率和经济性都很高,但体积很大,要求高,制造难度较一期全转速大很多。“作为全国第一台二代加半转速机组,直接影响到我国发展核电的路线。”王为民说,要成功完成岭澳二期项目,必然要付出更多艰辛和汗水。

    攻坚克难

    实现核电转子国产化

    作为核心部件的转子,在国内核电制造中一直依靠进口,只有解决了转子问题,才谈得上核电国产化。为此,东汽人在研发过程中自主设计制造出核电专用轮槽铣机床,仅盘铣刀粗开槽一项工序,就使刀具成本降低九成,并将铣削时间从过去3个小时缩短至10分钟。东汽还充分利用已有成熟技术,制造出核电低压转子专用的57英寸长叶片,节约资金上亿元。

    “我们突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自主生产了首台国产化转子。”东方电气股份公司副总裁高峰说,这个重达180吨的庞然大物“作为半速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在每分钟1500转的高速、高温、高压工况下,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公差仅有0.015毫米。”而0.015毫米,只有头发丝的五分之一细。

    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岭澳二期中,由东汽承担核心部件制造的1号机组成功投入了商用,“过程虽然艰辛,但是结果满意。”王为民说。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