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2024
2024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
2023年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互联网+工控”:工控企业的十项思考
  • 作者:孙柏林
  • 点击数:3565     发布时间:2015-10-31 19:56:00
  • 分享到:
2015年4月30日,2015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深圳召开。峰会组委会发布了八大产业预测,聚焦在互联网+、企业级移动互联网应用、互联网金融可穿戴设备、网络安全、飞行器、语音和图像输入方式和识别以及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的结合八个方面。其中,“互联网+”居首。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孙柏林(1936-),男,湖北黄陂人,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军衔,我国自动控制系统与军事系统工程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5年4月30日,2015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深圳召开。峰会组委会发布了八大产业预测,聚焦在互联网+、企业级移动互联网应用、互联网金融可穿戴设备、网络安全、飞行器、语音和图像输入方式和识别以及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的结合八个方面。其中,“互联网+”居首。

提到“互联网+装备制造业” 起飞,就不能不提“互联网+工控”。因为,自动化行业(或称工控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互联网正在给制造业带来新一轮的变革。它打破了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彻底改变了工业生产模式。正在促使装备制造业加速起飞。从小微企业到央企,从传统制造业到服务业,互联网带来的裂变不可想象,不仅让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更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变。互联网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互联网+”就像是一个万能的前缀,“+”后面跟上任何一个行业,这个行业都会被“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深刻改变。同样地,自动化行业亦不例外。

如今在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尤其是“互联网+”被寄予厚望。“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以此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当然,作为一个新兴、快速发展的领域,“互联网+”的发展必将面临各种成长中的矛盾,需要精心扶持。

“互联网+”时代:工控企业应当关注下列十个方面。

1 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力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词,提到:“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理念,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经济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感知、采集、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促进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企业间的协同制造,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使智能、网络制造、柔性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制造业互联网化正成为一种大趋势。

上述报道,表明中国领导人对于互联网的重视。而重视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识。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政府部门“互联网+”顶层设计的出台,《意见》明确,“互联网+”经济社会领域全覆盖的11项重点行动计划分别是“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在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后,中国正全速开启通往“互联网+”时代的大门。

观察过去20年,PC互联网时代,很多锐意转型、积极投资创新活动、管理良好、认真倾听顾客意见的企业,仍然丧失了市场主导地位。因为他们依然是停留在传统的“术”的层面,远远没有建立互联网思维。不是他们的能力不到位,不是他们的资金不够雄厚,而是来自企业整个组织,从创始人、董事长、高管一直到所有一线员工,是否具备完整的互联网思维。我们很多企业,现在缺乏互联网基因,高管缺乏互联网思维。

面对现实,企业界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力。

所谓互联网思维,主要是指具有互联网特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即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有三大要义:

要义之一,颠覆性创新。互联网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属于创造性思维。

要义之二,开放中博弈。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信息是不对称的,对信息的垄断可以形成权力。但当互联网出现之后,信息的公开透明不仅造就了公民社会,而且改变了社会结构。以往的领导者、教育者们之所以能够居高临下,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而当下出现的是新的信息不对称,只是天平极大地向受方倾斜。要义之三,合作中共赢。商场如战场,在前互联网时代,是零和博弈,竞争各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进入互联网时代,则是非零和博弈,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中共赢。

颠覆性创新、开放中博弈、合作中共赢,互联网思维的这三大要义归结到一个核心点,还是“人”,即“以人为本”。“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互联”的需求,如何从这种需求中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产品是每一个企业要在“互联网思维”中摸索的。如今几乎全世界的企业都在以“互联网思维”为出发点开发自己的产品。在运用“互联网思维”获得成功的众多产品中,怎样崭露头角,成为每个企业的新课题。

互联网思维之后,“互联网+”登场,“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的组成部分,两者本质不同。一般而言,“互联网思维”属于思维思考层面,而“互联网+”则为基于互联网思考开展的创新落地的手段和行动。“互联网+”源于并超出“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通信的技术,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当中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

让“互联网+”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全方位融合,首先要转变观念。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应用互联网,还面临一些现实阻力:例如,发展互联网资金投入量很大,而目前企业闲钱并不充裕;互联网使管理更为细致透明,揩油和偷懒的机会少了,个别员工会有消极情绪;装备制造企业多数是大而全的,采用第三方企业的专业服务将面临人员分流和资产闲置的问题,企业积极性并不高等等。

“互联网+”的概念是对传统设备制造业的重新定义。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的预测,制造业互联网化将渗透到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价值链环节。“互联网+”将推动“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在2015年,制造业互联网化趋势将进一步向产品延伸。未来的产品的物理属性将逐渐减弱,而更多的将是扮演互联网接口及信息采集与传输的角色。产品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

2 发展方式与决策方式将会变化

“互联网+”引发制造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

“互联网+”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变革,“互联网+”之下,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深入,推动生产制造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促进机器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集成组装等全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精准协同。工业云平台成为新型生产设施,为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业生产要素实现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3D打印重塑产品生产组装方式,虚拟设计、精准制造、数据制造的能力大幅提升。工业大数据应用将贯穿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全过程,成为生产辅助决策的支撑,更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

“互联网+”推动产业创新方式变革,协同创新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互联网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整合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等优势资源,形成跨领域、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互联网,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研发中心连接在一起,有效提升了跨国研发效率,形成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响应市场需求快速化、整体运行高效化的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由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组成的创新网络,整合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多种资源,成为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的中坚力量。美国推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准备在十年内建成45个面向不同领域的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研究所,目的就是通过建设协同创新网络,确保其在先进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互联网+”为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带来了难得机遇。随着外贸增长趋缓、内需拉动乏力、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我国制造业发展动力亟需由主要依赖传统增长领域转向新的增长点。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的不断深化,电子商务、众包众创、线上到线下(O2O)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些新工具让传统企业可以获得来自供应链和消费者的精确海量数据。手握数据,心中不慌,互联网让产品研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真正“有的放矢”,使得传统企业面对细分市场时更有底气,也呼应着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到个性化多样性消费的变化,甚至能挖掘出消费者尚未觉察到的潜在需求。从这一点看,“互联网+”加的是企业对市场的洞察力。因而,企业的决策方式必须随之而变化。据专家预测,目前,中国的GDP总量里,90%是传统企业贡献的,但未来40%的GDP将由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来完成。近几年来,互联网企业掌舵者们成为了决策层的座上宾则是证明。

“互联网+”,加的不仅仅是技术。互联网更带给传统企业决策方式、业务模式和经营思路等诸多方面的巨大转变。“互联网+”是基于海量数据分析进行决策。互联网产品的一大便利是可以实时获得大量用户的行为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可进行产品决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经济形态和运行环境都在经历一次新的转变,这一转变对组织活动的冲击是明显的:权力来源呈现更丰富的多元化,决策过程的信息需求量更大,沟通更快速、及时,这就可能导致组织中权力主体变迁和传统决策方式的成本变化,从而影响组织的决策和运行效率。那么,组织的管理者重新考虑决策权的配置就势在必行——如何才能在网络环境下将权力授予对决策过程和组织发展最有影响力的人,以提高组织决策和运行的效率。

3 组织分散化

“互联网+”推动产业组织创新,网络化和扁平化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新特征。通过利用互联网,工业企业生产分工更加专业和深入,协同制造成为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只有运营总部而没有生产车间的网络企业或虚拟企业开始出现。例如,小米公司总部只有研发设计人员,其生产、物流、销售等业务全部外包给合作企业,并通过互联网与合作伙伴进行业务联系,运营着庞大企业网络。网络众包平台改变了企业的发包模式,发包和承包企业呈现网络虚拟化,承包企业得到了精准遴选,分包项目管理更加精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企业营销渠道搬到了网上,丰富了产品销售渠道,拓展了销售市场、降低了营销成本。供应链集成创新应用,使每个企业都演化成信息物理系统的一个端点,不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机器运行、产品生产都由网络化系统统一调度和分派,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日益网络化实时化。

有了信息技术,有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把很多原有的产业中不合理的因素去除,如信息不对称、不够透明等。

“互联网+”能带来什么?

一是产业创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如果从“互联网+”行动计划来看,这也意味着将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

二是理念更迭。“互联网+”不仅是作为技术的互联网移动、泛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在互联网经济中呈现出来的闭环、平台、用户中心等,实际上还是思维与思想的解放,制度与架构的创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价值圭皋。

三是生活改变。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以及以创客为代表的个人制造,不仅改变了产业面貌,也潜移默化影响着生活方式。

企业拥抱互联网要找到好的切入点。要实现5个方面改变:以客户为中心模式、员工驱动创新、全球资源配置、数字驱动、及时反应;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数字营销——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满足客户,其次增值制造——客户参与设计、管理供应链等过程,最后是共享服务平台。“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使得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驱动模式”。在客户驱动下,互联网让以厂商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变。员工管理上,传统金字塔模式向扁平化发展,基层创新得以实现,离客户越近越是驱动创新的主体。

4 制造业服务化

“互联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服务化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制造业由单纯的产品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有三种主要形态:一是工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运维、远程监控等信息服务,实现制造服务化转型。二是工业企业在推广应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衍生出信息系统咨询设计、开发集成、运维服务等一系列专业性信息服务企业。三是互联网在应用中产生各类平台型服务业,专门为工业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互联网信息平台服务,衍生出众筹、众包、众设、行业电子商务等新型信息服务企业。

“互联网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专家们说,“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服务在制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像国机重工这样提供依托产品的服务,以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乃至围绕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各类服务。”

腾讯的马化腾指出:“未来看重产业服务的互联网化。”他强调:“产业服务互联网化提到产业包括制造业,包括制造业这么重的第二产业都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目前是以服务和制造互相为重,但是未来一定是以服务为中心的。”装备制造企业引入互联网,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装备制造业要从满足市场发展到引导消费,市场需要产品和设备,更需要企业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选择、维护、保养、回收再制造等等。不发展服务型制造,中国制造业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服务业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为8.1%,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6.5%,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服务业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5 制造资源云化

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制造业面临着市场、资源、技术和人力各方面的竞争。目前,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着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过于严重,利用资源的方式不科学等问题,造成了制造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云计算的兴起,秉承云计算服务理念的新型网络化制造模式一云制造应运而生。“互联网+装备制造”促使制造资源云化。制造资源云是采用云计算理念而构筑的制造资源管理平台和服务模式。制造资源云不需要改变现有互联网资源的分布,而是采用虚拟化与制造资源集成的相关技术,将制造资源加以虚拟化与集成,并进行知识层面的组织、构建,加以服务质量的保证,达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按需知识服务的目的。

制造资源是产品制造全生命周期中所需的各种物理要素的集合。在云制造体系中,资源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的管理、产品销售、物料等资源。

其中制造资源中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硬制造资源:就是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制造设备、计算设备和产品所需要的物料等。

(2)软制造资源:主要是指制造活动中所需要的制造模型、专业计算机软件、领域知识、制造模型和过程数据等。

(3)其它制造资源:就是指广义上的制造资源,比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

相对以上几种资源的特点,制造业的生产环境多变,装备构造、生产过程复杂,传感器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对制造装备的感知方式有较大的难度,包括有型和无形的制造资源,不像软资源,可通过封装数据或者图像等信息,以便循环利用。若所有的资源都只使用一次,则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因此,对硬制造资源的虚拟化封装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是将这些资源进行描述和虚拟化后,根据不同制造需求,封装成一系列服务,以便各种生产制造的利用。

云制造模式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会促进我国制造业向“产品”加“服务”为主导的“集成化、协同化、敏捷化、绿色化、服务化、智能化”的新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进而加快我国制造业实现“智慧化制造”,提高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目标。云制造是制造信息化的发展,是云计算在制造领域的落地与延伸。

云制造的五个典型技术特征:

制造资源和能力物联化;

制造资源和能力虚拟化;

制造资源和能力服务化;

制造资源和能力协同化;

制造资源和能力智能化。

制造业信息化是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现有的一些制造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于当代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云制造以一种面向服务、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新制造模式被提出,能够很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全面共享,降低社会资源的闲置率。

6 定制个性化

个性化定制将成趋势,产品将由规模化标准产品向个性化定制产品延伸。专家认为,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小批量、多品种、大规模的定制模式将会成为主流。

作为“互联网+”的先行者,海尔集团近日对外公布了工业4.0战略的实践,并同时上线了用户交互定制平台和模块商资源平台。海尔互联工厂的落地呼应了即将出炉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开启了“人人自造”时代。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表示,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最大的压力就是一定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是过去所说的质量,质量根本不是标准的高低,质量是用户定义的,现在用户定义质量就是谁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谁的质量就高。因此,企业必须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

从“群体”到“个体”,在发达国家,以规模化为对象的量产制造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新兴市场国家,以定制化为重点多种类小批量制造业渐渐成为主流。未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就像许多专家的共识那样,将在“大规模定制”的潮流下,根据多种多样的个性化需求来定制化。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将有能力将自己的需求付诸生产制造。

7 业务模式和经营思路的变化

“互联网+”推动产业创新方式变革,协同创新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互联网突破了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整合了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等优势资源,形成跨领域、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互联网,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研发中心连接在一起,有效提升了跨国研发效率,形成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响应市场需求快速化、整体运行高效化的全球研发创新网络。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普及,制造业企业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以致于制造业的整个价值链,制造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涉及到诸多的数据,制造业企业的数据也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随着大规模定制和网络协同的发展,制造业企业还需要实时从网上接收众多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数据,并通过网络协同配置各方资源,组织生产,管理更多的各类有关数据。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正在被传统产业所认可,它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看待制造业价值链的思维。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在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创造新的模式。“互联网+”正引发创新热潮,越来越多的新型业态涌现。传统的加工制造,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也探索着新的制造模式,向价值链高端升级。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众多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工控行业也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从商家角度看,高成本困扰着行业产品的终端运营;从消费者角度看,用户应用劳心劳力。中国工控行业缺少一个可以让商家、材料厂家、产品商场、集成企业、系统设计师、客户等实现共通共享的应用服务平台。“互联网+”的出现,可能弥补这一缺陷。

8 “互联网+”模式将成为企业竞争、产业竞争的新常态

“互联网+”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了巨大空间。互联网时代,企业不再是简单地听取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用户随时互动,并让其参与到需求收集、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云”、“网”、“端”越来越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新基础设施,用户、原料、设备和产品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交互和有效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产品、装备、管理、服务和产品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目前,以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为代表,世界各国纷纷提出新概念、新战略、新举措,德国“工业4.0”基于制造业基础向互联网融合,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利用互联网优势,激活传统制造业以提升工业价值创造能力。我国则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实质也是通过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在“互联网+工业”的新竞争战场上,抢占产业变革先机,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

面对互联网强大的渗透力,传统行业已纷纷变革发展模式,力求以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抢占竞争制高点。电子商务的兴起,减少了传统零售企业的业务收入,颠覆了传统销售业的销售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吸引了银行直接用户,变革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思路;智能电视的普及,抢夺了传统彩电企业的市场份额。互联网在颠覆传统行业的同时,也在加速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如何在互联网的跨界竞争中保持优势,已成为所有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9 给企业信息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带来了重大挑战。当前,互联网技术正处于快速升级、持续换代的发展阶段,由此将带来系统兼容、标准规范、升级维护等一系列潜在风险。我国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攻击对抗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还较为薄弱,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研发不足,总体上仍缺乏应对“震网”、“火焰”等网络信息安全新威胁的有效手段。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的安全防御措施和手段研发不足,对重要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使用的国外技术和产品,缺乏有效的安全漏洞检测手段。在虚拟化、云应用、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的模式)等受到热捧的同时,企业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在新技术与新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云服务的持续性为企业的营运带来风险,云应用的托管商受资金、社会环境、当地法律等因素的制约,难以避免发生服务中断的事故,这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其次,企业的数据存储安全也成为另一个信息安全的隐患,一旦云端服务遇到黑客的入侵,企业的重要数据就面临着丢失或被盗窃的风险。BYOD让办公变得更加方便,但也使得办公数据与私人设备的物理边界消失,尤其是无线Wi-Fi的应用,扩大了网络接入的范围,使接入位置不再固定于某个物理网络端口,外来人员可能通过破解无线信号潜入企事业单位的内网之中。

“互联网+”的出现为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对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传输越来越依靠传统网络。网络控件安全问题延伸到工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随着未来智能生产规模替代传统工业生产。水、电、气、热、核设施、大型设置的工业系统可能暴露在互联网中,使得安全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前提和基础,解决互联网+时代的安全问题就必须要解决三个环节的安全问题,即工业以太网安全问题、工业控制网络和管理网互联互通带来的安全问题、管理网与互联网连接带来的安全问题。只有解决这三个环节的安全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工业化才能造福人类。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受到重视,问题在于,“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如何“加”?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诈骗、信息盗取成为时下互联网发展的新问题。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来强化信息安全,提升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正成为各跨界行业热议的话题。在“互联网+”时代,新业务场景与新技术的高效创新、迭代开发更加频繁,新的业务逻辑风险与技术漏洞随之不断衍生,更加开放便携的交易空间加大了用户的资金风险,而复杂的信息流向及跨平台交换方式,则为切实保护用户信息增加了难度。在“互联网+”的光明前景背后,安全问题成为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挑战。

10 “互联网+”尚存的问题

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地改变、充实和深化。

其次,“互联网+” 是“加减乘除”活动,“互联网+”可能成为“互联网+-x÷”。传统企业如果保持原创核心能力,并主动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就可放大企业核心价值,就会创造“×”的价值。“+” 把握不好也会“-”去,甚至被“÷”掉。互联网+什么都可以,但是互联网+绝对不能加传统思维,绝对不能加既得利益。

第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有漏洞风险,“互联网+”火了但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还“冷着”!“互联网+”仍然面临着缺乏标准与监管的问题。

第四,竞争激烈,变数仍存,新业态遭遇成长的烦恼。“互联网+”面前不存在强势群体,所有人、所有企业都是弱势群体,都要面对未来消费者新的变化,以及新的年轻人的一些变化,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五,“互联网+”现象随互联网诞生与发展而来,理论和战略都远远落后于实践。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实践还比较浅层,表现之一是围绕制造业的第三方专业服务仍然欠缺。

第六,要防范简单的“贴标签”倾向,不能简单地认为任何行业只要上网就能包治百病。在对信息经济的研究上,理论要变化,标准要变化,考虑的市场特点也要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将带来政策与规则的变化。

未来,我国的“互联网+”将主要呈现5大发展趋势:一是“互联网+”将渗透至所有传统产业领域。二是“互联网+”将催生O2O的全渠道融合模式。三是“互联网+”的综合服务业将兴起。四是“互联网+”的产业链将逐步完善。五是电子商务将获得长足发展。在这些发展过程中,均会不断出现种种问题,需要人们在前进中去克服。

11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清楚地看出:“互联网+”模式将成为竞争新常态。“互联网+”的一个核心意义是创新。云计算、大数据是创新基石。为什么传统行业需要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多信息,最大程度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不管与互联网融合得有多深,也得遵循最根本的商业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精益求精做产品和服务。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分寸与节奏,方能真正飞起来。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制造业。新业态将可能成为主导产业。互联网的创新,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后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现在关键问题是你能不能领先一步,去占领这个制高点。互联网装备制造正在成为创新的热点!我们自动化行业无论从技术研发还是产品营销,都可以介入互联网思维进行新的定位,或许我们会跳出低端的红海,也不用为了无法进入中高端的蓝海而失去生存的资格而担忧。

参考文献:

[1] 姜奇平.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J]. 互联网周刊, 2014.

[2] 苗圩. 制造业互联网化正成为一种大趋势[N]. 中国工业报, 2014 - 5 - 12.

[3] 辛嘉言. “互联网+”,加的不仅是技术[N]. 经济日报, 2015 - 3 - 13.

[4] 李佳霖. “互联网+”模式将成为竞争新常态[N]. 经济日报, 2015 - 3 - 20.

[5] 杨涛. 互联网+:旨在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双向变革[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 - 3 - 20.

[6] 孙柏林. 探讨自动化行业未来发展之趋势[J]. 自动化博览, 2015, (4) .

[7] “互联网+”:既是加法,更是乘法[N]. 湖北日报, 2015 - 4 - 14.

[8] 金建杭. 今天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危险的时刻[EB/OL]. 光明网 - 理论频道, 2015 - 4 - 20.

[9] 刘志强. “互联网+”的变与不变[N]. 人民日报, 2015 - 4 - 20.

[10] 高亢, 周相吉. 当传统产业遇上互联网 跨界合作催生无限创新可能[N]. 科技日报, 2015 - 4 - 28.

[11] 马化腾, 等. “互联网+”—李克强总理互联网+国家战略腾讯官方解读[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

[12] 张莉. 落实“互联网+”的主要路径[N]. 经济日报, 2015 - 9 - 14.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5年11月增刊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