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告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工业智能边缘计算2025年会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案例首页

案例频道

运动服饰电商仓储定制化升级项目
  • 企业:    
  • 点击数:474     发布时间:2025-07-15 21:14:36
  • 分享到: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鞋服行业通常面临SKU种类繁多、季节性强以及订单波峰波谷不稳定等问题,尤其在体育联赛相关的鞋服行业中,比赛结果对订单量有着显著影响。国自机器人通过调研以及与客户的多轮深入沟通,为全球领先的运动服饰电商F公司仓库项目设计了定制化仓储升级方案。

(1)优化存储空间:采用多层货架与标准料箱组合,通过垂直空间开发提升仓储密度,实现高效的空间利用;

(2)柔性物流系统:部署自主开发的料箱机器人集群,配合实时环境感知技术实现动态任务分配,构建自动化搬运体系;

(3)智能调度平台:依托国自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iWMS),结合多种组单算法,优化订单处理流程,建成全链路数字化管控体系。

该方案已通过实际业务场景验证,在应对高频次订单波动、突发性需求激增等场景时展现出显著稳定性。

1 背景

美国职业体育联赛(包括棒球、橄榄球、篮球、冰球等)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每年联赛赛季和“黑色星期五”购物季期间,相关球队的运动鞋服、配饰及周边商品都会迎来采购高峰。

F公司专注于体育用品电商业务,现已与超过1000家供应商建立合作,经销阿迪达斯、耐克等主流运动品牌商品。为提升仓储运营能力,该公司提出三大核心需求:优化仓库空间利用率与成本控制;实现货物自动化流转及信息化管理;保障订单处理准确性和全程可追溯。

国自机器人为F公司在美国马里兰州建设的智能仓库部署了近400台料箱搬运机器人。该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效存储与快速分拣,有效支持日常订单的精准处理和稳定发货,帮助客户应对季节性销售高峰的物流挑战。

2 方案设计

2023~2024年,国自机器人两度与美国F公司合作,首创多层料箱拣选机器人二层应用,实现拆零、装箱、入库、拣选、复核、打包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打造先进仓储系统。项目启动时,客户提出三大痛点:

(1)SKU复杂:15万种SKU,批量补货无法灵活应对订单。

(2)效率要求高:销售旺季波动大,日出货量至少达30,000件。

(3)招工难成本高:美国劳动力短缺且人力成本高,需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

2023年,国自机器人根据客户需求,为美国F公司仓库一期项目提供了全流程智能仓储解决方案。该项目在超过20,000平方米的仓库中,通过高密度料箱存储和“料箱到人”模式,解决了15万个SKU的存储和高效拣选问题,并在6个月内完成实施。主要措施:

(1)高密度货架设计:采用9米高的贯通式货架,每层净高4.2米,布置10层货架,共提供19万个料箱储位和27万个料箱分格,库容提升50%。

(2)Picking AGV为核心:结合智能拣选分拨墙和自动打包设备,实现多品多件订单由PickingAGV搬运至分拨墙,通过智能亮灯系统提示人工拣选;单品单件订单则通过组单算法直接搬运至自动打包台,实现一步到位的拣选、打包、贴面单流程,效率大幅提升。

(3)智能仓储管理系统(iWMS):独立部署iWMS系统,精细管理每个料箱的信息并与AGV调度系统深度融合,提高拣选效率50%。

(4)高效组单算法:通过组单算法减少搬运频次,单品单件订单的搬运频次减少了20%,提升了整体搬运效率。

(5)固定扫码枪自动扫码:在单品单件站台安装固定扫码枪,自动扫描料箱信息,降低错误率至0.01%。

(6)自动化设备应用: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如拣选、打包、喷码一体机等,减少约40%的人力投入。

基于一期项目的成功合作,2024年,二期项目启动,即在原有仓库空间内增设二层仓库,采用相同高密度货架设计,使库容效率较一期再次提升一倍。主要优化措施:

(1)Picking AGV与SKYPORT结合:二期项目继续以Picking AGV为核心,并引入国自Skyport自动装载机、输送线和闪电播设备,拣选效率在地面层(一期项目)基础上再提升一倍。

(2)输送线+闪电播模式,统一合单:复拣率提升20%,搬运频次减少18%;站台之间通过输送线连接,减少PickingAGV搬运次数;闪电播设备实现650件/小时的高效拣选分拨。

(3)Skyport提升搬运效率:使用SKYPORT后,PickingAGV的搬运效率提升30%;单次装卸8箱,节省约200秒的取卸料箱时间,单车效率显著提升。

(4)环形输送线设计:站台之间采用环形输送线设计,留有较大缓存区域,确保料箱运行流畅,从容应对拣选波峰波谷时段,减少站台人员等待料箱的时间,负荷更均衡。

(5)自动化设备大幅减少人力投入: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不仅使效率在地面层基础上提升一倍,还减少了30%的人力投入。

通过这些优化措施,国自机器人为F公司打造了一个更加高效、智能且自动化的仓储系统,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3 效益分析

二期项目投入运行后,在首个“黑色星期五”促销周期中经受实际业务检验。仓储系统关键运行表现如下:

(1)基础能力:在原有单日5万件订单处理能力基础上,新增同等规模处理单元,订单完成达数量到100000件/日;

(2)峰值验证:实现单日15万件发货量,系统各环节保持稳定运行;

该阶段运行数据为后续业务增长提供了可量化的扩容基准,同时证明了自动化系统应对突发流量冲击的可靠性。

4 项目意义

在海外项目的长期运营中,国自机器人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实施经验。我们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鞋服行业量身定制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通过机器人、软件和数字化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客户在出入库、库存盘点及仓库运营中的全流程自动化,包括各类异常处理。这一方案不仅有效应对了业务变化对运营带来的压力,还显著降低了人员管理成本和仓库运营成本:

(1)全流程自动化:从出入库到库存盘点,再到异常处理,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2)适应业务变化:灵活应对市场需求波动和业务增长带来的挑战。

(3)成本效益提升:大幅降低人力和运营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国自机器人帮助客户打造了一个高效、智能且具备高度灵活性的仓储系统,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精彩观点

image.png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文斐

记者:国自提供的仓储解决方案具备哪些独特优势?

王文斐:国自聚焦于料箱仓储解决方案领域。2016年,我们推出全球首创的多层料箱拣选机器人Picking,并搭配替代输送线的CART,率先应用于美国史泰博项目,至今已稳定运行九年。经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如今Picking系列已衍生出双深位、双级门架、自适应等多种类型。基于此,我们构建了多样化的仓储解决方案组合,如大批量多品类Picking方案、Picking与自动装载机SKYPORT联动方案、Picking与潜伏顶升机器人ANTS协同方案,以及Picking对接输送线方案等,全方位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实现仓储物资的高效快速出入库。

国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丰富齐全的产品矩阵,以及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依托多年行业沉淀,我们能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量身定制适配的解决方案。

记者:传统制造业仓储与电商仓储存在哪些差异?国自是如何满足不同需求的?

王文斐:电商仓储主要处理成品的出入库,其商品SKU(库存量单位)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传统制造业仓储规模更为庞大,客户在引入机器人时往往更为审慎。以具体项目为例,在半导体行业项目中,客户对机器人取放精度的要求达到毫米级;在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项目里,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与机械臂对接时,过程精度需控制在7mm以内。一旦机器人出现故障,极易影响整条生产线的运行,因此传统制造业仓储对物流自动化的技术要求,远高于普通仓储物流场景。

针对传统制造业仓储的特点,国自采用循序渐进的推进策略。首先通过POC(概念验证)帮助客户验证技术可行性,再开展小规模应用测试,最后逐步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以此引导客户稳步完成物流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美关税战对仓储项目的影响?

王文斐:中美关税战的影响已十分显著。当前,美国本土企业在仓储物流技术领域的追赶步伐加快,其解决方案与中国企业愈发相似;同时,美国集成商与中国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也日益紧密。鉴于各方对关税提升已有一定预期,一旦关税上调,中国企业原本具备的成本优势将被大幅削弱。目前,关税的实际增幅远超预期,这导致中国仓储物流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硬件成本急剧攀升,冲击巨大。

不过,这一形势也带来新的机遇。部分制造型企业为规避关税及贸易摩擦风险,开始考虑将仓储业务迁至海外。尤其是那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企业,更有动力将工厂外迁,以有效控制成本。例如,欧洲对工时单价有明确限制,若国内企业自动化水平高于当地企业,其外迁意愿将更为强烈。目前,我们接触到的众多新能源企业都在筹划工厂外迁,在此过程中,他们对仓储物流自动化的需求激增,且更愿意尝试新技术、新方案,这为国自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记者:您如何评价AI+在仓储环节的应用前景?

王文斐:AI+在仓储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AI技术深度融入仓储自动化系统后,能够显著优化数据分析、出入库策略制定以及订单预测等环节,为仓储管理提供更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具身智能技术将逐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尤其是在拣选、包装等环节。目前,在国自与史泰博合作的项目中,机械臂已投入拣货作业。随着人形机器人成本不断降低,以及相关技术的持续突破,未来机器人将在更多仓储场景中实现广泛且高效的应用。

记者:您如何评价AI+在仓储环节的应用前景?

王文斐:AI+在仓储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AI技术深度融入仓储自动化系统后,能够显著优化数据分析、出入库策略制定以及订单预测等环节,为仓储管理提供更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具身智能技术将逐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尤其是在拣选、包装等环节。目前,在国自与史泰博合作的项目中,机械臂已投入拣货作业。随着人形机器人成本不断降低,以及相关技术的持续突破,未来机器人将在更多仓储场景中实现广泛且高效的应用。

要真正解决这一难题,建立统一的标准接口协议至关重要。以VDA5050协议为例,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家支持该协议,无论是在设备调度层面还是车载控制层面,都能大幅降低设备使用门槛,促进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从而推动多级协同问题的有效解决。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5年4月刊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