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着重阐述英威腾张力变频在七电机凹印机现场的成功应用,展示张力变频在印刷领域的张力与同步控制的先进方案,引导一种新的变频控制技术。
    关键词:  张力与同步  控制技术  
    1.引言
    凹版印刷机,简称凹印机,又称凹版机。是将雕刻在印刷滚筒表面的凹陷图文浸没在油墨槽里转动,用特制的刮墨刀将印版空白部分的油墨刮净,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来完成印刷。具有层次丰富、色泽鲜明,适用的介质多(如薄膜、纸张等),适应范围广泛,耐印性好、印速高等特点,深受业内青睐。根据颜色的分类,可分为单色凹版机和多色凹版机。凹印机对同步与张力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要求较高。
    2.传统凹版机的控制方案组成与缺陷:
    2.1组成:传统的七电机型凹印机控制系统是由PLC基本单元、模拟量模块、通用矢量变频器以及触摸屏组成。
    2.2缺点:以上的方案是目前较为传统的控制方式,所有的控制集中在PLC来完成,变频器仅起驱动作用。
    它虽然也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是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1) 由于张力的控制通过PLC的PID运算后再输出相应的模拟量给变频器,运算的程序量较大,而这部分扫描处理时间往往达到甚至超过30ms的时间,再输出到变频器就会有些响应滞后,影响了其控制精度;
    2) 由于变频器调速时接收的信号是0-10V的模拟量弱电信号,容易受到变频器本身或外围所致的信号干扰;
    3) 系统中因需要数个模拟量模块,导致成本增加,系统变得复杂化。
    3.张力变频控制方案
    以下结合东莞某印刷机械公司在七电机型凹版机的成功应用经验,克服以上传统方案的缺点,总结张力变频在同步与张力控制中的整体解决方案。
    3.1系统配置:
    张力变频器不仅具有变频驱动的常规功能,还集成了智能控制技术。使变频器同时具备张力与同步的运算控制功能。系统由PLC基本单元、CHV170张力变频器与触摸屏组成。
    3.2方案优点:
    1)同步控制与张力的运算全部集中在张力变频器里完成,PLC仅完成系统的逻辑控制与通讯。这样同步与张力的控制无须经过PLC运算的中间环节就可直接运算输出,响应速度与精度比传统方案的要高。
    2)系统所需的参数设置如放卷初径、印刷辊外径,均通过PLC的一个晶体管脉冲输出信号,所发送脉冲数量为相关参数的设定值,发送完成后变频器有一个应答输出到PLC当中。这样即可完成PLC与变频之间信号发送与接收,程序简单。
    3)省去PLC控制所需的模拟量模块,不但节省成本,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变得简易化,可靠性增强。
    4)系统的维护变得更加简易与方便。
    3.3七电机型凹版机的工艺控制流程:
    七电机型凹版机是全自动凹版印刷机的主流产品,具有自动切料、接料的特点。它是由主机、前牵引、后牵引、双收卷与双放卷电机构成。印刷部分在主机部分完成。收料或收料切换在收卷部分完成,放料或放料切换在放卷部分完成。张力大小的设定一般是通过调节摆杆的气压来实现,如下图:

    3.4凹印机系统控制接线图:
    3.4.1 PLC接线图:

    3.4.2变频控制接线图:

    3.5工作过程说明:
    系统启动后,主机为零速,变频的零速张紧功能起作用,可令各环节的摆杆处于平衡位置状态。此时通过加减速按钮来增加或减少主机的速度,主机速度通过模拟量输出口AO作为放卷、前牵引、后牵引与收卷变频AI1的公共速度输入信号的同步给定,各变频AI2的摆杆平衡位置作为张力给定信号,摆杆的摆动变化作为张力反馈信号,形成张力闭环反馈的速度控制。双收卷与双放卷一般都是只有一个在运行的,当前是哪个运行由PLC选定控制,放卷只有在换卷时,两个放卷变频才同时工作,收卷也如此。放卷或收卷变频的速度除了跟主机速度大小有关外,还与当前的卷径大小有关。这样既可以实现速度的同步控制,又可以实现张力的恒定。
    关于脉冲通讯:
    以上系统运行前,先通过触摸屏设定相关的印版外径、放卷的初径。由于所采用的PLC是晶体管输出型的,PLC可通过YO的脉冲输出通道,发送3K以内不同脉冲频率的脉冲数到变频器的高速脉冲输入口中,相关变频所设置接收脉冲频率不一样,这样变频就可接收到PLC发来的相应脉冲频率的脉冲数作为相关参数的给定。这些参数以及计长、翻转预设参数等,均可通过触摸屏进行设定,如下图:

 
    3.6调试过程与参数设置:
    1.装好编码器,断开电机负载。
    2.电机参数设置
     (1)根据电机铭牌参数设定到P2组相关参数当中;:
     (2)进行参数自学习过程:将P0.17设成1,显示“RUN-0”,再按键盘“RUN” 键,电机自动运转,待键盘重新闪烁显示频率值时,参数自学习完成。
    (3)用键盘起动,有编码器的请将P0.00设成1,编码器线数输入P3.10,修改P0.10频率值,观察零速0.00Hz,低速0.50Hz,中速20.0Hz,高速(最大频率值)时电机运转是否正常,运行电流是否平稳,如果不正常请重新进行参数自学习。
3.设置以下各项参数。
    (1).主机
| 
 参数项  | 
 设置值  | 
 说明  | 
| 
 P0.18  | 
 1  | 
 恢复所有出厂值  | 
| 
 P0.00  | 
 0  | 
 无PG矢量模式  | 
| 
 P0.02  | 
 3  | 
 UP/DOWN停机时清0  | 
| 
 P0.10  | 
 0.00  | 
 | 
| 
 P0.11  | 
 15.0S  | 
 加速时间15.0S  | 
| 
 P0.12  | 
 15.0S  | 
 停车减速时间15.0S  | 
| 
 P1.01  | 
 1.0S  | 
 零速保持时间  | 
| 
 P5.03  | 
 10  | 
 加速  | 
| 
 P5.04  | 
 11  | 
 减速  | 
| 
 P5.05  | 
 7  | 
 故复  | 
| 
 P5.06  | 
 4  | 
 点动  | 
| 
 P5.14  | 
 2.00HZ  | 
 UP/DOWN速度  | 
| 
 P6.05  | 
 6  | 
 RO2作频检输出  | 
| 
 P6.21  | 
 30.0KHZ  | 
 | 
| 
 P8.25  | 
 0.20HZ  | 
 | 
| 
 P6.01  | 
 27  | 
 高速脉冲设定应答输出  | 
| 
 CK.36  | 
 ON  | 
 高速脉冲设定使能  | 
| 
 Pn00  | 
 2700  | 
 通讯频段设定  | 
(2).前牵引、后牵引
| 
 参数项  | 
 设置值  | 
 说明  | ||||||||||||||||||
| 
 P0.18  | 
 1  | 
 恢复所有出厂值  | ||||||||||||||||||
| 
 Pr.A8  | 
 3  | 
 应用类型选择  | ||||||||||||||||||
| 
 Pr.02  | 
 35.0  | 
 将摆滚放至平衡位置时PU02显示的值输入  | ||||||||||||||||||
| 
 Pr.17  | 
 0.12  | 
 比例系数  | ||||||||||||||||||
| 
 Pr.21  | 
 25.00  |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

                    




案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