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最近与日本丰田公司打得火热。2012年6月29日,丰田汽车与宝马公司联合发表声明,宣布签约拓展长期战略关系,将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总成、跑车和车辆轻量化四个领域展开合作。两家公司2011年12月曾经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主要围绕柴油发动机和锂离子电池两个领域展开合作。
宝马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但是屡败屡战,直到今天宝马公司仍然没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与丰田公司的合作将成为宝马公司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的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氢动力曲高和寡
宝马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最早获得突破的是自己引以为豪的氢动力汽车技术。
过去数十年中,宝马公司独辟蹊径,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如何直接在气缸内燃烧氢气。作为宝马公司技术突破的象征,宝马7系氢动力汽车一度生产100多辆。
但是,在未来非常有前景的氢动力技术在今天的世界却仍然有许多难题,从而造成曲高和寡。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安全。因为氢动力汽车需要随身携带一个250公斤重的氢燃料罐,但是在如何防止氢气泄露方面,宝马公司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甚至消费者购买宝马公司的氢动力汽车以后,必须注意不能将汽车停在密封的车库中或者地下停车场中。
同时,氢动力汽车更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但是加氢站高昂的成本让相关的建设一直没有铺开。
2009年,宝马汽车公司研发部一名负责人曾经向媒体透露,宝马公司将不会继续开发新的氢动力汽车试验车型。2009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汽车公司CEO诺伯特雷瑟夫说:电力驱动是未来的希望之星。
宝马公司的氢动力计划终于宣告搁浅,而宝马公司的电动车计划终于登场。
电动品牌未老先衰
显然,宝马公司对于电动车的希望过于强烈。宝马公司甚至在2011年2月22日在总部慕尼黑发布了名为i的电动车的专门品牌。
专门将电动车作为一个公司的品牌打造,在所有的跨国公司中绝对属于另类。既然作为一个单独的品牌,就必须有一系列的产品,同时有相当大的市场。
显然,宝马公司这次又押错了赌注。因为不管是作为入门级纯电动轿车的i3,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酷派轿跑的i8,都必须有成熟的电池技术。然而,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一个公司宣称能够保证自己的锂电池技术完全符合市场的安全需要。
通用公司的增程式电动车VOLT曾经发生发生自燃的事件,一度打击了市场的积极性。而中国一辆电动出租车也曾经发生自燃,也表明电动车仍然需要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虽然德国、美国乃至中国都曾经表明推动电动车市场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与目标。然而技术与市场的障碍,让电动车的发展不得不放缓脚步。
因此,宝马公司预计未来每年i3销量达到10万辆、i8销量达到1万辆的计划只能暂时保持一个美好的梦想,到底什么时间将市场照进梦想,并不是宝马公司一家所能推动。
据媒体披露称,宝马公司高层一度宣称,终止i3和i8开发工作虽然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但不会像90年代抛售罗孚那样导致公司陷入漩涡。
显然,宝马公司已经开始考虑是否要停止电动车的研发。宝马公司也许不希望最终落到当初通用汽车公司在1990年代末期生产EV1的结局。通用汽车公司曾经生产出一款EV1电动车,并在市场上流行多年,但终究因为成本和技术问题而被迫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