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创业东风至 扬帆正当时 首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点击数:1097     发布时间:2014-08-21 21:19:00
  • 分享到:
关键词: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7月28日

    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推出, 从创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到认定首批15个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其中, 创业孵化基地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创业服务的载体, 是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的平台。从2012年10月至今, 首批15个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将提高孵化成功率和增加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作为主要目标, 建立完备的工作制度, 认真落实各项创业政策, 不断强化创业培训, 提供优质创业服务,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而今, 创业东风激情鼓荡, 创业航船纷纷扬帆出征。

    梦想在这里起飞

    创业孵化基地是落实创业政策、 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的重要阵地。 建立孵化基地帮扶新创业企业成长, 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措施。

    近两年来,首批15个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建立起促进创业的长效机制。

    陈志强用 “拎包入驻” 形容自己最初进入湖南 (湘潭) 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情形。26岁的他, 当时只带着一个梦想和满腔的热情开始了创业之旅。“园区为我们提供创业所需要的一切硬件设施。在这里有提供 ‘一对一’ 帮扶的导师, 有催人上进的热烈氛围, 更有互助互爱的青年朋友。”陈志强说,两年来他在创业园的帮助下顺利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络教育公司。如今, 陈志强的团队已经吸引7名大学生加入。

    几年来, 和陈志强一样在湘潭创业园区放飞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有近3000名。2012-2013年, 湘潭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10.2亿元,申报专利121项。

    湘潭创业园把准了创业帮扶的 “脉”,抓住了创业者所需所求的关键。 从优化创业场地到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几年来湘潭创业园形成了 “全过程、全方位、 全天候、 保姆式” 服务理念, 构建起 “政务、 技术、 融资、中介、 商务、 生活” 长效创业服务机制, 特别针对大学生创业强化专业服务。

    无独有偶。在赛博 (杭州) 创业工场,抢眼的也是为全国大学生提供服务的长效机制。从办公用房的房租补贴政策,到对优质创业项目的无偿资助,从率先引入国际劳工组织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综合经营管理能力的SYB、IYB课程,到创办旨在帮助创业者抓住改善和创新两个关键点的“创辅创新大讲堂”,从前延后伸打造全程孵化服务链激发大学生创业企业活力,到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创业导师+创业培训+天使投资+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赛博 (杭州)创业工场对创业者的帮扶实现了宏观指导和微观帮扶的完美结合。

    近两年来, 赛博(杭州) 创业工场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创业工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 的服务模式, 入园创业人员累计达5000余人,带动1.5万余人就业。

    科学规划场地建设、 落实系列政策措施、 创新服务理念机制, 这15个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共同探索为创业者搭建起逐梦的舞台。

    发挥集群效应

    因地制宜、 发挥集群效应, 这是近两年来首批15个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在实践中的共同特征。

    首经贸大学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黎煦认为, 创业孵化园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和优质服务方面, 更重要的是它能发挥集群效应, 将个体力量转化为整体能量, 并辐射到最大范围。“各地因地制宜地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域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孵化园区的集群效应”。

    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这种集群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几年来,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发挥高新技术高地的优势, 在原有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基础上, 创建了融入新概念的 “大学生创业特区One Dream”。 特区由一个整体的大型创业基地和配套培训中心、 项目路演及业务洽谈中心组成, 同时针对大学生对创业项目选择盲目的问题, 开创 “1+N” 模式, 引入优质公司的成熟项目, 如丰泽农牧项目、 比利时思沃产业园项目; 利用自主研发的E-FCR系统, 让大学生成为优质公司的合作伙伴, 在帮助创业者直接创业的同时使其由个体创业变为团体创业,从而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这种集群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至2013年年底,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共有在孵企业430家, 从业人员10470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90%。

    近两年来,15个创业孵化基地用特色服务将集群效应最大化,不断传递着正能量,给创业者送去了支持和帮助。

    在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这种能量传递已经突破孵化中心的范围,辐射到整个青岛市。2011年年底以来,青岛市12个区市已分别成立了各自的创业者协会, 会员总数近万人,渗透青岛市各行各业,形成了一个辐射全市并且力量强大的创业者组织。2013年,创业者协会重点打造创业导师队伍,成立了创业导师俱乐部,创业者在俱乐部交流创业心得,探讨解决创业问题的方法,在为创业者提供师资保障的同时也为导师自身发展提供了服务。

    整合各方力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创业指导处负责人说,按照国家 “健全创业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创业孵化基地”的要求,各地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方面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不断开拓创新,实现优势资源整合。

    上海市发挥大学资源集中、 创新思维活跃的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创业孵化服务活动:2013年初步建设了创业苗圃 “创业大学”在线培训系统,让创业者根据自身所需自选课程;举办创业新秀选拔赛、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分赛区比赛、沪港训练营等一系列活动;在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 “进化圈”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这些针对性强的服务大大提升了创业成功率。2013年,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共注册企业68家,比2012年同期增长11.5%。

    佳木斯众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LED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型企业,由于企业客户少,销售不畅,经营出现困难。为了帮助创业者打开销路,佳木斯市就业创业促进会发挥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优势, 帮助企业联系客户。 目前,该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佳木斯市创业孵化基地注意发挥创业就业网站、就业创业促进会、公共就业信息化网络平台等创新服务载体的作用,共同支持和服务于基地建设。同时,佳木斯市充分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科协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在基地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助推基地和企业发展,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服务基地建设、扶持创业者成功创业的良好局面。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