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硕
物流仓储行业将更注重技术融合、绿色化与全球化布局,而企业需通过标准化流程、人才培养和持续优化策略应对挑战。自动化技术也将持续赋能物流仓储,助力其技术融合创新发展。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与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物流仓储行业正经历一场由自动化技术引领的深刻变革。政策引导、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使智慧物流与智能仓储从概念走向大规模落地。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中国,物流仓储行业正处于从传统人工操作向全面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尽管面临税负、用地、技术应用不均等痛点,但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正在推动行业加速升级。本期《自动化博览》聚焦“物流仓储”行业,并从技术融合创新的视角,探讨自动化如何持续赋能物流仓储行业,推动其向高效、绿色、全球化方向迈进。
当前,物流仓储中的自动化技术已从单一设备(如AGV、堆垛机)的普及,转向物联网(IoT)、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系统性融合。比如,迦智科技针对中控富阳工厂打造的多模块融合方案,通过“多模块协同仓储+柔性搬运+全场智能调度”的创新架构,在实现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综合人效增长、物流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增强了生产供料稳定性与外发物流弹性的动态平衡能力。此方案也有助于中控富阳工厂更好地应对未来业务的增长。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度应用5G、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分类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发展智慧物流枢纽、智慧仓储物流基地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国家层面还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如中央财政投入50亿元用于物流枢纽建设,推动企业加速技术集成创新。政策对技术融合的催化作用——从设备升级到流程再造,物流系统正逐步迈向“全要素互联”的智能化与绿色化的新阶段。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步伐正从“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输出”。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政策,为技术出海提供通道。国自科技为F公司在美国马里兰州建设的智能仓库部署了近400台料箱搬运机器人。该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效存储与快速分拣,有效支持日常订单的精准处理和稳定发货,帮助客户应对季节性销售高峰的物流挑战。
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对物流仓储行业的赋能,已超越效率提升的单一维度,正在重构产业生态。九州未来协同当地电信运营商,为一汽富晟智慧物流建设提供了包括5G无线接入网、5G轻量化核心网、边缘计算云平台及各子系统集成、实施、部署运维等服务,协助一汽富晟物流打造独立的5G物流行业专网,使5G独立专网+边缘计算能更好地在高带宽、低时延、泛在接入、自动化、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等方面助力智慧物流典型业务应用,实现物流作业的无人化、少人化,提升生产效率。
政策引导下的技术融合创新,不仅催生了智能仓储、绿色运输、全球化网络等新业态,更推动中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发展。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1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6%;仓储机器人市场增速尤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46.3%。相信未来,物流仓储行业将更注重技术融合、绿色化与全球化布局,而企业需通过标准化流程、人才培养和持续优化策略应对挑战。自动化技术也将持续赋能物流仓储,助力其技术融合创新发展。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