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慧欣
北京康吉森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周政强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塑国际竞争格局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通过强大的赋能效应,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动能;工业自主可控则筑牢产业安全根基,二者协同发力,共同构建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支撑体系。作为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康吉森股份始终站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前沿。面向未来,康吉森股份期待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性布局,聚焦人工智能与工业自主可控两大战略方向,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深耕,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为流程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康吉森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政强表示:“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康吉森股份始终以‘智’破局、以‘控’固本,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流程工业生产优化、安全管控等核心环节,释放产业效能;同时,坚持工业自主可控战略,在核心装备、控制系统等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流程行业新质生产力构建打造标杆样板,助力中国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AI赋能:驱动流程工业智能变革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从预测性维护到智能优化控制,AI正逐步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康吉森股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周政强总裁深知,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为传统流程工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5年,康吉森股份正式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推出四大创新解决方案,在流程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依托二十余年行业积淀与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康吉森股份以“康智”大模型为核心基座,全面集成DeepSeek的先进算法与推理能力,将智能化能力深度嵌入工控系统及行业解决方案中。
在智能优化控制方面,康吉森股份将成熟的控制方案与大模型结合智能调优,在已有的机组全自动控制基础上全面升级为智能优化控制,实现“安全+节能+增效”三位一体升级,助力用户实现高效管理。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深度挖掘,智能优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工况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使生产过程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智能诊断分析也是康吉森股份人工智能应用的一大亮点。通过将康吉森股份故障知识库结构化整合,融合大模型语义理解及逻辑分析能力,现已完成覆盖全场景的安全及关键控制系统智能诊断分析模型,实现从“响应式服务、预防性维护”到“智能预测性维护”的升级。这意味着系统能够提前预测设备故障的发生,并及时发出预警,为企业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设备维护和修复,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损失,大大提高了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智能组态工具的推出更是颠覆了传统的工控软件开发模式。通过康吉森智能迁移技术与大模型结合,充分发挥DeepSeek强推理能力及代码生成能力,实现工控软件智能全自动组态功能,可自动生成代码,自动执行程序组态,真正实现“设计即应用”,大幅缩短组态周期,降低技术门槛。这不仅提高了工程实施效率,还使得更多非专业人员能够参与到工控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中,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智能知识管理方面,康吉森股份通过“康吉森智能服务助手”达成内部知识库和数据库全面智能化管理,实现交互式检索和个性化订制功能,下一步即将赋能流程行业用户实现海量工业数据智能分析,成为工厂操作和维护场景中最为实用的智能助手。这将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积累的知识和数据资源,为生产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周政强总裁强调,AI是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康吉森股份与DeepSeek的协同,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决策精度,更通过技术优化降低了运行成本。未来,康吉森股份将坚持以创新为内核,深度融合“自动化+智能化”,全力为客户打造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流程工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推动者。
自主可控:筑牢中国工业安全的坚实壁垒
在全球化竞争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工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成为国家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康吉森股份始终将工业自主可控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在周政强总裁的领导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国产化替代,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众所周知,安全及关键控制系统是康吉森股份最为核心的产品。据周政强总裁介绍,截至目前,康吉森股份累计在国内外市场交付超10000套安全及关键控制系统,持续赋能行业企业实现自动化和数智化建设。康吉森股份在规模以上炼化一体化和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中客户覆盖率达到90%,在中国安全及关键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市场份额超过70%。
众所周知,安全及关键控制系统是康吉森股份最为核心的产品。据周政强总裁介绍,截至目前,康吉森股份累计在国内外市场交付超10000套安全及关键控制系统,持续赋能行业企业实现自动化和数智化建设。康吉森股份在规模以上炼化一体化和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中客户覆盖率达到90%,在中国安全及关键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市场份额超过70%。
2022年,康吉森股份推出新一代DCS系统TSxElite®(鸿明),从控制器、通讯模块到I/O模块,均严格遵循100%国产化标准设计。该系统构建起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解决“卡脖子”难题。凭借卓越性能与自主可控优势,TSxElite®系统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替代进口产品的关键突破。
2025年3月,康吉森股份自主研发的iUnity跨平台工业软件平台通过工信部电子五所全国产化认证,并与麒麟软件完成互认证,实现DCS产品软件平台“深度安可”目标。iUnity平台基于跨平台工具开发,同一套代码可编译生成Windows和Linux双系统运行版本,支持混合部署。目前已在2000余套Windows环境中稳定运行,并完成Linux系统适配试用。相比传统DCS技术局限,其跨平台DCS有更丰富的实践验证。
在功能创新上,iUnity平台的跨平台HMI画面引擎支持桌面端与B/S的Web端无缝转换,减少70%软件工作量,且两端画面编辑同步更新,大幅降低工程成本。该平台还重构实时历史数据库架构,摆脱对Windows环境依赖;自主研发Linux通讯协议,解决跨平台移植难题,保障工业设备互联互通安全。其全环节跨平台技术构建,确保即使Windows服务中断,系统仍可正常更新维护。
周政强总裁表示:“康吉森股份正以跨平台技术重塑工业控制生态,推动中国工业自主可控迈向新台阶。未来,公司将持续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安全智能的解决方案。”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在“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战略关键词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命题。在周政强总裁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还包括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以及产业生态的创新。对于康吉森股份而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康吉森股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创新体系。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康吉森股份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创新应用,推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突破。
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康吉森股份注重整合产业链资源,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了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康吉森股份还积极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从传统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特征要求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康吉森股份始终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作为服务提升的核心目标。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精准把握客户在流程工业生产中的差异化需求,从智能优化控制到定制化安全诊断方案,为用户量身打造适配解决方案。同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从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到售后维护的全周期服务,确保用户获得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体验,以实际行动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助力用户在工业智能化转型中快速突围。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工业领域需求的不断演变,康吉森股份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的引领作用将愈发凸显。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康吉森股份无疑将成为推动中国流程工业迈向智能化新时代的关键力量。
从优化生产流程到保障工业安全,从赋能本土企业到迈向全球市场,康吉森股份的创新成果正在各个层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未来的工业,将是数据定义生产、AI驱动决策的时代。面向新的赛道,周政强总裁信心十足:“康吉森股份将继续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加大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为流程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加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康吉森股份不仅要成为行业变革的参与者,更要成为引领者,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