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云边融合新纪元:从微软最新报告看边缘计算发展趋势
  • 点击数:564     发布时间:2025-06-20 09:48:17
  • 分享到:
近日,微软委托 Forrester Consulting 开展的 2025 年研究报告《边缘遇见云: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新时代》正式发布,报告基于对622名全球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决策者的深度调研,揭示了当前企业在云边融合方面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作为边缘计算领域的观察者,边缘计算社区将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这份报告,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近日,微软委托 Forrester Consulting 开展的 2025 年研究报告《边缘遇见云: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新时代》正式发布,报告基于对622名全球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决策者的深度调研,揭示了当前企业在云边融合方面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作为边缘计算领域的观察者,边缘计算社区将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这份报告,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战略共识:云边团队目标趋同化

报告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团队在战略目标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三大共同优先级分别是:提升客户体验(37%)、增强运营韧性(35%)和改进数据隐私实践(33%)。

17507299701.png

这一现象反映出几个重要趋势:

首先,技术边界正在模糊。过去,云计算团队专注于中心化的资源管理和服务交付,边缘计算团队则关注分布式计算和实时响应。如今,两个团队都认识到,无论是提升客户体验还是确保运营连续性,都需要云边协同的解决方案。

17507299831.png

其次,业务驱动技术演进。报告显示,36%的受访者将"增强AI和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列为首要技术优先级,32%选择"在所有业务单元扩展云服务"。这表明企业正从技术导向转向业务成果导向,技术架构设计必须服务于具体的业务目标。

再者,数据隐私成为共同关切。在数据保护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无论是云端的大规模数据处理,还是边缘的本地化数据处理,都必须在隐私保护框架内进行,这成为云边团队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2、现实困境:传统架构的桎梏

尽管愿景一致,但实现路径充满挑战。报告指出,58%的受访者认为"传统应用无法适应组织的新目标和技术"是最大障碍,50%面临"高集成和维护成本"问题,47%受困于"团队和流程孤立"。

17507300091.png

技术债务的沉重负担

传统应用问题的本质是技术债务。许多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大规模普及之前,这些系统往往采用单体架构,难以适应分布式部署需求。更关键的是,这些系统的改造不仅涉及技术重构,还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企业往往陷入"改不起、不改不行"的两难境地。

集成复杂性的成本陷阱

高集成和维护成本反映了异构系统整合的复杂性。云平台、边缘设备、传统IT系统往往来自不同供应商,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接口协议。数据格式转换、API适配、性能调优等工作需要大量人力投入,而且这种复杂性往往随着系统规模扩大而指数级增长。

组织孤岛的深层问题

团队和流程孤立问题的根源在于组织结构与技术架构的不匹配。传统企业往往按照技术领域划分团队,云计算团队、网络团队、安全团队各自为政。而云边融合需要跨领域协作,现有的组织架构和激励机制难以支撑这种协作需求。

这里插播一条简讯:

边缘计算社区将于8月初在北京举办第十一届全球边缘计算大会,邀请央企、国企、甲方企业代表,和 AI 边缘算力行业代表人物,共谋边缘大业,在AI的浪潮中,寻找边缘计算的独特价值。欢迎您来参加!


3、融合驱动力:业务价值的明确指向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65%的受访组织仍计划在明年整合边缘和云环境。这种积极态度源于云边融合带来的明确业务价值。

17507304121.png

性能优化的直接收益

64%的受访者认为融合的最大收益是"减少网络延迟并获得更快响应"。这一点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以工业制造为例,传感器数据需要实时处理以避免设备故障,传统的"数据上云处理"模式难以满足毫秒级响应需求,而边缘计算与云端AI模型的结合,既能保证实时性,又能利用云端的强大计算能力。

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

60%的受访者看重"从多样化边缘设备捕获数据,并与云数据整合进行复杂处理"的能力。边缘设备产生的数据往往具有实时性强、数据量大的特点,但单独处理价值有限。只有与云端的历史数据、其他来源数据结合,才能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挖掘出深层价值。

成本控制的现实需求

59%的受访者关注"降低云成本(如数据传输和出口费用)"。随着边缘设备数量激增,如果所有数据都传输到云端处理,带宽成本将变得难以承受。通过边缘计算进行数据预处理、过滤和压缩,只将关键信息传输到云端,可以显著降低数据传输成本。


4、能力短板:人才与安全的双重挑战

报告揭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能力建设的滞后。54%的受访者表示"缺乏管理和整合云边技术的专业人员",51%面临"分析知识和专业技能孤立"问题,49%担心"无法确保云边部署的安全性"。

17507305341.png

复合型人才的稀缺

云边融合需要既懂云计算又懂边缘计算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市场上极为稀缺。传统的云计算工程师往往缺乏边缘设备的实际部署经验,而边缘计算工程师可能对云原生技术不够熟悉。企业需要通过内部培训、外部招聘、与高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建设人才队伍。

技能整合的组织挑战

即使拥有相关技能的人员,如何让他们有效协作也是一大挑战。数据科学家、网络工程师、安全专家、业务分析师需要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这要求企业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调整绩效考核体系。

安全治理的复杂性

云边融合环境下的安全治理面临新的挑战。攻击面扩大、数据流动路径复杂、设备管控困难等问题都增加了安全风险。企业需要建立覆盖云端、边缘、传输链路的全方位安全体系,这对安全团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5、解决方案诉求:平台化的必然选择

面对复杂的挑战,84%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有解决方案帮助整合IT团队、系统和站点到统一的云基础框架中。这一高比例反映了市场对平台化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平台化的核心价值

统一平台的价值在于通过抽象化和标准化降低复杂性。理想的云边融合平台应该提供统一的开发框架、部署工具、监控体系和安全机制,让开发者无需关注底层的技术差异,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安全功能的优先级

报告显示,64%的受访者最看重平台的"先进安全功能以保护所有平台的数据",63%关注"增强数据分析能力以改善决策"。这表明安全不仅是必要条件,更是用户选择平台的首要考虑因素。

协作效率的提升空间

60%的受访者希望平台能"通过统一通信工具增强协作和生产力"。云边融合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团队、多个地点的协作,统一的协作平台可以显著提升沟通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6、发展趋势:四大关键方向

基于报告分析,可以预见云边融合发展的四个关键方向:

1. 云原生技术向边缘延伸

容器化、微服务、DevOps等云原生技术将在边缘计算场景得到更广泛应用。这不仅能够实现开发和部署的一致性,还能通过自动化工具提升运维效率。

2. AI/ML工作负载的智能分配

随着边缘AI芯片性能提升和云端AI服务成熟,AI/ML工作负载将根据实时性要求、数据敏感性、计算复杂度等因素在云边之间智能分配,实现最优的性能成本比。

3. 安全架构的体系化演进

零信任安全模型将在云边融合环境中得到更深入应用,通过身份认证、权限管控、行为分析等手段构建多层防护体系。

4. 开放生态的加速构建

标准化接口、开源框架、合作伙伴生态将成为云边融合平台竞争的关键要素,技术厂商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构建产业生态。


结语

Forrester这份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云边融合的现状全貌:愿景清晰、挑战明显、需求强烈、前景光明。对于边缘计算从业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在于,市场需求明确且增长迅速,65%的企业计划在明年推进云边整合,这为相关技术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挑战在于,技术复杂性高、人才稀缺、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需要产业界共同努力解决。

未来的成功者,将是那些能够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具备深厚技术积累、拥有开放生态思维的企业和个人。

云边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整合,而是架构思维、组织模式、业务流程的全面变革。只有深刻理解这种变革的本质,才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把握先机,实现价值创造。

本文基于Forrester《Edge Meets Cloud: A New Era Of Scalability And Security》报告分析撰写,旨在为边缘计算行业提供有价值的行业洞察。欢迎关注边缘计算社区,获取更多专业内容。


来源:边缘计算社区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