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文晓
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传播经理 宋华振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凭借前沿创新技术和独特市场策略占据重要地位。贝加莱PLC更是独树一帜,以其与众不同的技术路线,在高端市场发挥着引领作用。贝加莱PLC,早期被命名为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Programmable Computer Controller),在贝加莱所倡导的开放自动化理念的孕育下,自诞生之初,它便是基于PC架构精心打造的控制器。贝加莱PLC不仅继承了传统PLC在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还拥有卓越的兼容性与强大的连接性。在如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浪潮中,这些特性无疑成为了它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利器,赋予了其无与伦比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构建核心竞争力
贝加莱的PLC产品主要聚焦于离散装备制造领域,该领域对实时性要求近乎苛刻。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传播经理宋华振在采访中介绍,在装备控制实际场景中,诸多环节对控制系统实时性能挑战极大。以注塑机为例,整个注塑过程节拍往往仅数秒,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温区快速变化,其温度PID循环必须在毫秒级任务时间内精准完成。而且,在一些复杂设备中,多达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伺服驱动轴同步运行,要求控制循环达到亚毫秒级。
“PLC不仅是运动控制核心,还需协调相机、机器人、液压等设备高效协同工作。”宋华振表示。凭借这一技术优势,贝加莱深耕中国市场20余年,业务持续增长,尤其在印刷机械和灌装设备等高端领域占据显著市场份额。在印刷机械行业,凹版印刷机机械速度可高达600m/min,卫星式柔版印刷机更是能达到1100m/min;在灌装设备领域,其灌装系统速度可达10.8万瓶/小时。如此高的设备运行速度,对控制系统的各个轴以及I/O同步等方面要求极为严苛,而贝加莱的PLC却能在这些高性能需求场景下表现出色,充分彰显其强大技术实力。
在市场竞争中,贝加莱优势独特。宋华振指出,贝加莱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行业客户提供PLC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实现机械、电气传动与控制、工艺深度融合,帮助用户快速实现创新应用。这种能力是贝加莱长期积累和不断投入的结果。与众多以产品销售为主导的自动化厂商不同,贝加莱在中国组建了强大工程团队,团队中近50%的成员都是直接服务用户的工程师,他们采用直接服务方式,与客户紧密沟通,深入了解客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痛点和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AI与PLC融合,工程简化与产品化是关键
随着AI技术迅速发展,“AI-PLC”逐渐成为行业热点话题。宋华振认为,从硬件实现角度,将AI集成到自动化产品并非难事。但对贝加莱而言,更重要的是解决AI应用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AI工程的易用性,二是AI的产品化。
在AI工程易用性方面,贝加莱在其Automation Studio集成开发平台中,将AI与自动化任务深度融合,通过简化AI应用配置过程,让不具备深厚AI专业知识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宋华振强调,在装备开发过程中,AI不应孤立存在,而要与控制任务紧密结合。然而,AI自身开发过程复杂,涉及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与训练方法选择、调参等多个专业环节。贝加莱通过在开发平台中的创新设计,封装这些复杂操作,用户只需简单配置,即可实现AI在自动化任务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AI应用门槛。
在AI产品化方面,贝加莱针对预测性维护、缺陷分析等常见应用场景进行标准化封装。以M.Doctor为例,这是一款集成振动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通信传输、分析软件等多种功能的产品,用户接入设备后,即可实现对设备故障的离线或在线分析,并能及时预警和生成详细报告。在视觉检测领域,针对印刷套色任务,贝加莱也进行了标准化集成,为用户提供便捷应用方案。目前,Automation Studio Copilot已可用于AIGC编程,针对机器视觉的深度学习也能在该平台上快速配置应用。
“AI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非炫技。”宋华振指出,贝加莱未来将推出更多AI产品化软件,如Automation Studio Copilot和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工具,助力用户快速落地AI应用。
2024年,PLC与AIoT深度融合成为行业焦点,传统“硬实时控制”面临平衡边缘计算资源占用与低延时需求的挑战。宋华振表示,贝加莱的PLC因一直秉持“计算和控制”融合的设计思想,在应对这一挑战时具有天然优势。他提到,OPC基金会通过OPC UA FX(包括TSN和低延时的5G/Wi-Fi6/7技术)来解决相关问题,而贝加莱早在2016年TSNShaper工作组开启工作时,就积极推动TSN技术发展。目前,贝加莱的X20系列PLC已开始集成TSN标准通信接口和OPC UA连接,为实现PLC与AIoT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华振进一步指出,当前关键问题并非硬件条件是否具备,而是如何挖掘实际应用场景,明确数据采集和分析要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厂尚未达到对AIoT的强烈需求阶段。对有需求的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确定采集哪些数据、如何分析数据相关性、构造有效训练模型以及进行数据验证等。只有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才能真正发挥AIoT的价值,否则即便硬件性能再强大,也无法有效解决实际产业问题。
PLC未来,竞争力在于全局协作与需求洞察
展望未来,宋华振对PLC发展见解深刻。他认为,PLC的核心竞争力并非仅体现在功能安全认证、硬实时性等传统方面,更重要的是其软件平台能否让用户更快速、简单地开发自身应用。随着机器设备复杂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对象需集成到PLC控制系统中,同时市场对产品响应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PLC厂商的竞争力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硬件的性能与灵活扩展性,以适应不同层级用户需求;软件平台的集成度,能否让用户快速实现创新应用,并通过模块化方式快速构造应用系统;对垂直行业的Know-How封装,使每个行业用户能够复用知识,降低研发投入;以及拥有一支具备丰富经验的机电工程人才团队,为用户快速开发创新的、超越同行的应用。
宋华振强调,PLC厂商不能再仅从单一产品或技术视角看待市场竞争,而应具备全局视野,关注整个产业链协作,聚焦工程应用与客户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PLC行业乃至整个工业自动化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自动化行业的竞争不应停留在价格层面,而应通过解决方案为用户创造附加值。”宋华振总结道。贝加莱将继续深化在印刷、包装、新能源等领域的解决方案,与头部企业合作探索AI等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技术创新与行业深耕,不断突破PLC技术的边界,推动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持续进步。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