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Koala2025年 9月2日消息,在物联网(IoT)技术持续演进的背景下,多接入边缘计算(MEC)作为提升数据处理与计算响应能力的重要方式,正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MEC借助靠近无线接入网(RAN)的边缘侧部署云计算能力,使终端设备能够就近获取计算服务,有效降低时延并提升运算效率。然而,在MEC体系中引入区块链技术仍存在诸多挑战,尤其是共识机制的性能与适用性亟待优化。
针对以上问题,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近日推出一项创新型混合共识算法,该技术专为物联网MEC场景设计,致力于构建一个无需授权、可扩展、安全、去中心化且低能耗的共识体系。该算法融合了无需许可的容量证明(PoC)机制与需许可的异步拜占庭容错(ABFT)方案,在效率与安全性之间实现良好平衡。
传统区块链多采用工作量证明(PoW)或权益证明(PoS)。PoW虽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但巨大的算力消耗难以适应资源有限的MEC节点;PoS尽管减轻了算力负担,但通常需代币质押,可能导致部分节点被隔离,影响去中心化特性。
微算法科技提出的混合共识机制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 容量证明(PoC)机制:该机制允许设备利用存储空间而非计算资源参与共识,显著降低能耗,尤其适合资源受限的MEC设备。与PoW相比,PoC大幅降低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拓宽节点参与范围,增强去中心化水平。
· 异步拜占庭容错(ABFT):在PoC选定候选区块后,ABFT机制对区块进行最终验证,保障系统在恶意节点存在时仍能安全稳定运行。该算法不依赖全局时钟同步,提升了共识的异步适应能力。
通过整合两类共识协议,该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系统吞吐性能,降低资源开销,更加适配边缘计算环境中的区块链部署。
在MEC架构中,各边缘节点(包括IoT终端、基站和网关等)通过点对点网络实现通信。PoC共识过程中,设备将利用存储空间预生成“哈希图谱”,并将其存放于本地,以便在共识中实现快速响应,减少实时运算压力。
PoC筛选出候选区块后,交由ABFT完成验证。该机制依托分布式投票,即使出现恶意节点或部分故障,仍可维持系统整体可靠运行。区块一经确认,将广播至全网节点,在保障账本一致性与可追溯性的同时,因ABFT的异步特性,显著降低网络同步开销。
MEC的关键优势在于将计算能力下沉至边缘,实现本地化数据处理,既减少传输延迟,也增强了隐私性。然而,边缘节点普遍存在算力与存储资源有限的问题,因此区块链共识机制需兼顾轻量化与可扩展性。
微算法科技该混合算法的主要优点包括:
· 资源消耗低:PoC依托存储空间而非CPU/GPU,降低对硬件性能的要求,提升MEC设备参与共识的可行性;
· 节能环保:与高能耗的PoW相比,该机制能源效率显著提高,适用于长期连续运行的物联网环境;
· 高吞吐与低时延:ABFT保障共识快速完成,加快交易确认,适应边缘侧实时数据处理需求;
· 安全与去中心化并重:PoC与ABFT结合,在扩展节点规模的同时有效抵御恶意攻击,增强系统鲁棒性;
· 弹性扩展:低资源门槛吸引更多设备加入,ABFT的异步机制支持网络规模持续增长。
伴随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不断发展,区块链与其结合将构建更为可靠和高效的智能网络基础。微算法科技此次发布的混合共识算法,为MEC中的区块链应用提供了创新且可行的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该算法,增强对智能合约的支持,并重点拓展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与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该项技术不仅提升了MEC网络中区块链共识的实用性能,也为物联网安全与规模化发展带来新的突破,有望引领去中心化计算进入新阶段。
来源:BitKoala考拉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