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25年10月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工业智能边缘计算2025年会
2025工业安全大会
CAIAC 2025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站动态

资讯频道

工业软件:现代工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 作者:曹银平
  • 点击数:55     发布时间:2025-06-10 22:12:59
  • 分享到:
​中国工业软件已从被“卡脖子”走向生态聚合,工业知识沉淀与AI技术融合正构筑护城河,国产工业软件即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关键词:

/曹银平

中国工业软件已从被“卡脖子”走向生态聚合,工业知识沉淀与AI技术融合正构筑护城河,国产工业软件即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工业软件是制造业企业管理流程与管理模式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精细化过程管控、推动全面业务数字化管理的核心基础。我国的工业产业涵盖了全部工业门类,规模庞大。但国产工业软件行业长期面临“小、散、乱”的局面,市场份额大多被国外巨头占据。《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仅占全球份额的6.8%左右,尽管各细分领域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占比有所提升,但企业综合实力与国外仍有差距。

工业软件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支撑。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期,加快发展工业软件产业,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成为重中之重。其中,核心生产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软件尤为重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实现软件自主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提升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供给能力。相关部门也下达了2027实现部分国产化替代的指标。

工业软件实现自主可控,掌握核心技术是根基。基于丰富的工业场景、高水平的工业装备、广泛深入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我国工业软件技术领域已经成长起一些相对成熟的领先企业。

和利时早在十年前就启动了工业软件国产化的系统布局,从系列核心工业软件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到AI大模型在流程工业的场景化落地,从XMagital智能系统的前瞻布局,到开源生态与云化订阅制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利时工业软件正以‘技术+生态+场景’的三维战略,助力中国工业软件实现自主可控。

作为中控集团30余年流程工业自动化经验沉淀的数字科技企业,蓝卓将研发重心聚焦于“工厂操作系统”。2018年,蓝卓发布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upOS工厂操作系统商业化版本,目前已演进至6.0版本。该系统凭借“平台+APP”的创新架构与工业级性能,连续五年斩获工信部“双跨平台”认定,成为工业软件领域兼具技术领先性与市场认可度的标杆产品。

同元软控经过16年持续研发,形成核心产品——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MWORKS,MWORKS定位为中国自主可控的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一体化平台和装备数智化底座支撑平台,在技术、产品、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在解决卡脖子工业软件问题和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带来显著价值。

亚控科技历时14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工业云操作系统WellinOS4.0,被誉为改变信息产业的新型“软件印刷机”,产品创新性地突破了IaaS一键安装升级和自主维护、PaaS层工业APP开发运维、工业人知识经验模型化、时空数据库九合一等六重技术难关,使国产工业软件在多个国家大型工业建设项目中打破了国外软件的行业垄断。

工业软件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技术积累、长期主义的坚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国产化替代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对于国产工业软件厂商而言,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机遇与潜力并存。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国产工业软件即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5年5月刊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