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这也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只有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变,才有可能更有效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节能减排、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已经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十八大”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美丽中国、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实现这些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遇到的一些瓶颈和困难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未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作用将更为显现。
为了实现对能源中心SCADA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需要对冶金企业现场设备进行改造。本文主要研究现场设备的几种典型方案。这些方案为能源中心的数据采集、监控和管理一体化提供坚实基础。
本文通过对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能源平衡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的设计及实施,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氧气、煤气、蒸气、电力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企业。使中小型钢铁企业有效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氧气、煤气、蒸气,减少放散,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似乎都要冒着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的风险,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这个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诞生出来的新生宠儿,便是在一片争论中发展起来的。然而,有争论,才能有进步。正是在大家不断的探讨中,新能源汽车才能找出真正适合在中国发展的道路。本期记者特别搜集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真实展现出不同人的不同看法。
按照《电力工业“ 十二五” 规划研究报告》,“十二五”期间电源投资约为2.75万亿元,占全部电力投资的52%。201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37亿千瓦左右,年均增长8.5%。其中,水电为2.84亿千瓦,抽水蓄能4100万千瓦,火电9.33亿千瓦,核电43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3000万千瓦,风电1亿千瓦,光伏发电2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300万千瓦。
能源是非常广泛的一个范畴。当前社会,无论是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话题,都是人类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们大量采用的是不可持续的矿物能源,如煤、天然气、石油等。如何开发可再生能源,即可持续发展能源,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我报告的主题——废弃物实际上就是是典型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因为在人类的生活过程当中、在社会活动当中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废气物。除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还有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等。
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压力。钢铁企业是耗能大户,而我国钢铁企业的能耗高,能耗管理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有较大差距。从钢铁企业入手,进行有效的能源生产和调度管理,对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有着非常好的示范作用。本文介绍了湘钢能源调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当前能源改造的难点,提出了湘钢能源调度管理的要求,设计了能源管理方案,并分析了实施后带来的效果。可以作为类似企业的一种能源管理方案的借鉴。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正处于火热的上升期,尤其在新兴能源产业规划的政策推动下,无论是风能、核能还是太阳能,其产业规模已蔚为可观,中国更是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市场。自动化技术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依托,不可避免的在新能源产业中寻找到一片黄金地带,本期将重点关注一些自动化厂商在风能、太阳能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到第 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