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节时间长,加之国家出台的车辆免费通行、部分景区降价的利好,让国人无比欣喜,所以,今年举家出行的人数明显多于往年,景区车堵人拥成了一种必然。不过这些因素,在现有的条件下一时半会可能还难以控制。但景区垃圾成堆还是多少让人有点失望,因为这对于各地方的景区来说完全是一场“人祸”。
武汉长假生活垃圾比平日增两成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武汉生活垃圾比平时增加两成左右,其中市内各景区的垃圾量增加更多。其中,仅江夏长山口垃圾填埋场,长假前6天就“吃掉”了8100吨生活垃圾,接近该垃圾场的容量极限。
目前,武汉市已投入使用的垃圾场共有4座,其中有2座填埋场(陈家冲和长山口),2座焚烧发电场(长山口和汉口北),它们共同消化着全市每天产生的6000多吨生活垃圾。
“目前,一期库容已经接近饱和!”长山口垃圾填埋场负责人介绍,为应对节日垃圾高峰,该场44名工作人员不得不全员上岗,在原有的垃圾层上又新增了第四层垃圾填埋带。
申城清运生活垃圾152862吨同比增加18%
今年中秋、“十一”黄金周期间,申城迎来大批游客。10月8日,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获悉,全市城市公园8天内累计接待游客628万人次,比2011年国庆节游客量增加15%。而市容环卫方面,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市共清除生活垃圾152862吨,亦高于2011年国庆期间的129395吨,同比增加18%。违章搭建举报仍是市民投诉的主要内容。
广西北海银滩清运垃圾180多吨
2012年中国中秋节、国庆节8天旅游黄金周期间,广西北海银滩旅游景区游客爆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42万人次,超过10万辆汽车进入景区,当地景区清理正常生活垃圾达180多吨。据了解,在中秋、国庆旅游黄金周期间,北海银滩旅游景区游客爆满,车辆爆棚,成千上万游客开心游银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银滩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4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05%,大约进入银滩景区的车辆超过10万辆。然而,旅游人数“井喷”给银滩景区留下环卫保洁的重重压力,“双节”长假正常生活垃圾达180多吨,清理工作异常艰难。
黄金周环境压力大 昆明日增垃圾300吨
黄金周期间,昆明各大景点、商业街人来人往,给环境带来不小压力,主城五区及三个开发度假区日均垃圾总量近6000吨,超平时300余吨,尤其是人潮相对密集的市区,垃圾日增量达80至100吨。
中秋、国庆假期以来,昆明各大景点、中心商业区游人如织,巨大的人流量带来了不小的环境压力。据不完全统计,昆明主城五区及三个开发度假区日均垃圾量比平时多出300余吨,增长量超过5%。而南屏步行街片区每日竟能清扫出55吨垃圾。
八天长假垃圾漫天该问谁责引热议
看风景变成看人海的长假里,各景区车堵人拥,民众旅游休闲需求集中爆发,给游客自身和景区的接待能力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花钱的同时却享受不到相应的服务质量,旅游心情大打折扣,但是我们不能降低自身的素质,以此来作为乱丢垃圾的借口。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说起来都是游客的举手之劳。因为景区这些垃圾都是游人造成的,每一堆垃圾的背后对应的是具体的游人。如果每一位游客都自觉做到不给景区制造垃圾,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带走,何来景区垃圾满天。
假日出游过程中乱扔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陋习。当前,无论“出国游”还是国内游已成为一种极为平常的休闲方式。然而,不得不正视的现状是,中国游客留给国际社会的印象并不太好,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陋习深受诟病。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责任不断提升文明素养、摒弃陋习,努力塑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中国人形象。但是,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没有相应的制度跟进,文明素养的提升往往无法落到实处。小到家庭的垃圾分类,大到公共场合的垃圾处置,需要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出现景区乱扔垃圾现象,管理部门有没仔细考虑景区垃圾桶的配备和放置位置,是否为游客提供便捷、多样的选择,针对长假爆发式客流量应及时作出了相应的服务制度调整。一些景区垃圾回收、处理投入不足,设施配备不合理、不到位等问题让垃圾无处可投,更应在节前加大文明旅游的宣传力度,也可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垃圾催生2600亿市场谁掘金?
在这个节日里,天安门每天清理8吨生活垃圾,海南岛环卫人力投放超过警力,上海清除生活垃圾152862吨,日均19108吨,垃圾清运总量同比增加18%……在国人“制造垃圾”的背后,中国在“处理垃圾”上的总投资也将高达2600亿元。从经济角度看,除了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量,实施垃圾分类,实行资源化策略,最终将垃圾产业化已成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3.6亿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1.5亿至1.6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在垃圾处理方式上,中国以填埋、焚烧和堆肥为主。填埋是目前主要方式,占比近一半;焚烧占比12%左右;堆肥不到10%;仍有30%的生活垃圾未能处理。根据专业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处理能力约40万吨/日,新增投资约1400亿元。此外还有一些续建项目需要追加投资,续建投资约300亿元,收运转运约360亿元,存量治理约200亿元,餐厨垃圾约90亿元,垃圾分类约200亿元,监管能力约50亿元。而中国在垃圾处理上的总投资高达2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