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我国的铁路与轨道交通规模化出口的趋势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显现,中国已具备成为世界铁路装备制造中心的能力。必维参与的比较典型的大型出口项目有2005年眉山车辆厂出口委内瑞拉的400多台货运车辆,2011年中国出口厄瓜多尔铁路工程项目,2012年中国出口德国货运罐车项目以及我国二七车辆厂与爱沙尼亚签订的货运机车出口协议等。
——访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高级副总裁、工业与设施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邢继顺博士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以下简称‘必维’)在中国大陆的船级社业务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我们关注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则从1993年在中国正式成立办事机构开始。可以说,必维参与和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包括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在近20年来的深刻变革和高速发展。”必维高级副总裁、工业与设施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邢继顺博士在专访中首先这样概括了必维与中国的渊源。
我国的铁路与轨道交通规模化出口的趋势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显现,中国已具备成为世界铁路装备制造中心的能力。必维参与的比较典型的大型出口项目有2005年眉山车辆厂出口委内瑞拉的400多台货运车辆,2011年中国出口厄瓜多尔铁路工程项目,2012年中国出口德国货运罐车项目以及我国二七车辆厂与爱沙尼亚签订的货运机车出口协议等。邢继顺告诉记者,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必维越来越深刻地发现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可以说正是由于必维全球专业的服务网络,才能让必维在短时间内调动全球的优势资源,服务于国际型的大项目。
高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设备检验认证企业,必维是如何做到风险管控的?“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的高铁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从必维来说,我们希望和客户紧密合作,从项目前期风险识别和评估、设计审查、质量体系审查、技术咨询、供应链质量管控到样品生产质量管理和调试,充分参与项目。我们服务于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建设和运输营运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这一系列服务手段来防范风险、发现问题、优化流程、改进质量、提高安全。”邢继顺说。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必维在做济南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出口法国液化石油气罐车的项目时,因为是压力容器,所以在壁厚的选择上非常严格。通过多次和业主、制造工厂研究,并仔细落实相关欧洲标准,在设计的源头上把控了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了错误的设计导致未来项目的损失。
邢继顺认为,未来在轨道交通安全评估方面除了对车辆、基础设施、维护等进行检验认证外,还需要拓展更多的服务来确保安全性。“我们强调首先所有从业的企业和单位都需要通过认证来持续改进自己的管理体系。一个规划合理、行之有效又实施到位的管理体系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只有这个基础够扎实,我们才能谈论微观层面上的细节是不是掌控得够好。在管理体系之外,一个大型轨道交通系统从设计、建设到运营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调试和试运行过程。”据介绍,法国高铁(TGV)的一些线路在施工结束后和正式投运前,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调试和试运行(不载客)过程,在这期间工程师们认真检查每一个细节,力求把所有安全隐患全部排除,这一调试和试运行过程是宏观层面保证安全的另一个关键。
在谈及必维在中国铁路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战略时,邢继顺表示,随着国内铁路与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行水平的快速提升,必维所扮演的角色也从过去单一的出口检验与认证服务的提供者过渡到本土质量与安全先进服务的倡导者与推动者。“必维会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工具与最佳行业实践积极引入国内,并引导和加快其本土化,在帮助本土企业跨越诸多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基础上,为提高中国铁路与轨道交通的安全做出自己独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