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在位于上海的前瞻技术科研中心正式启动了电芯样本及完整系统的研制与测试,这预示着通用未来将对来自电芯及电池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独立测试和验证,而电芯是决定插电式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技术。对这一核心部件技术的掌握,一方面将帮助通用在进行电池材料的采购中成为“明智买家”,并牢牢掌握主导权,另一方面也将加速通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步伐。8月6日,就通用位于上海的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的发展状况及工作进展情况,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博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通用位于上海的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启动对电芯样本及完整系统的研制与测试是出于一个怎样的考虑?
杜江凌:在整个电池产业链里面有电池包,其次是单体、材料,模块。通用主要是生产电池包,而像是模块和单体,以及材料都是产业链上别的企业提供。而我们之所以要做单体研究,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打个比方,像是电池的材料是非常关键的一块,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包括价格,它占了电池成本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我们不需要在电池材料这块有多精深的研究,但因为我们有单体研究的经验,也能自行生产电池包,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对提供给我们生产材料的厂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而帮助我们能够挑选到一流的像是单体、材料、模块的供应商,同时对他们提供的材料进行鉴定。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明智买家”,比如像是单体本身的制造很有讲究,怎么保证每次做出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上都保持一致,以及如何不断提高产品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等。我们希望自己在这些方面有专业的知识,并能够指导供应商,包括制定出产品的相应指标规定。
此外就是进行成本控制,通过对电池材料的研究,在这个行业里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了解,对这个行业的信息也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在和供应商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就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供应商在进行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成本控制上是否做到了优化,提供给我们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这都是我们需要建立这个实验室的初衷打算以及需要实现的目的。
记者:去年麦格纳(音)公开表态,他们作为供应商没必要生产电芯,他们主要把电池管理系统做好就可以了,因为这块可以自己生产,也可以和整车厂搞合资,甚至可以把电池芯业务外包给别人。在这方面您是怎么看的?
杜江凌:在电池材料这方面的技术我们肯定要掌控的,因为它和整个车的集成有关,甚至是牵扯到怎么把最后做出的电池放进车里,和车的操控性各方面都有关,这方面需要下工夫设计研发。
而具体到生产制作电池芯上,通用也不能说是外包,就是一个供应商采购。而日系车更多采用的是合资。我觉得各个体系的风格不同,对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各个体系也基本会沿袭在传统零配件采购上的思路方法。
杜江凌:我们只是做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测试,至于最后这些技术和产品配备什么样的车型那要看做系统设计和产品设计的人怎么决定。
记者: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将主要负责对电池单体的测试,这些测试方法和国内一些常规的对电池单体的测试有什么不同?
杜江凌:我们是对整个电池,包括产品的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对它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模拟,并完成相应的测试然后给出评估。再比如我测完了电池,给你充几次电以后,我再把这个经过多次充电后的电池打开,看整个电池镀膜的薄厚程度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不是哪个地方磨损的更多,我们做测试的目的是研究电池在各式各样条件下,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